第410章 出趟遠門兒(1 / 2)

膛線嘛,他早知道這玩意兒。

可問題是,在如今的工業水平之下,弄出一根合適的槍管就已經足夠困難,如果還要在槍管內刻上膛線,難度可想而知。

果然,張世康說完這話,畢懋康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你的意思是,在槍管的內部……刻線條?”

“對,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螺旋狀的,分為陽線和陰線,凸起的部分稱作陽線,下凹的部分稱為陰線。

畢老可以琢磨一下,當彈丸直直的衝出槍管,和高速旋轉衝出槍管,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

張世康知道的隻有這麼多,他甚至連後世的真槍都沒摸過。

膛線雖然發明的比較早,但就是因為製造工藝困難,所以直到十九世紀才得以普及。

雖說目前大明的工業水平也不怎麼滴,但大明與歐羅巴諸國的顯著區彆在於,大明有足夠多的人。

不論膛線多麼難,刻出一條合格的膛線多麼慢,但隻要有足夠多的人來做,大明就是可以將膛線槍裝配到軍隊裡去。

就比如黑火藥這東西,張世康還記得去年年底跟葡萄牙人訂購一百門火炮時,施羅保那吃驚的表情。

歐羅巴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鮮少用到一百門火炮,倒不是他們沒有足夠多的火炮,而是因為沒有足夠多的火藥。

就比如大不列顛人,為了生產足夠多的火藥,國王幾乎承包了全國的廁所,隻為收集足夠多的硝。

但是大明地大物博,硝石也是不缺的,大明的火藥造價不及歐羅巴本地的六分之一。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世康攻蘇州城時選擇了硬生生的用炮轟。

隻要火炮不翹班,大明的火藥管夠。

這就是人多的好處。

“這是很困難的,不過屬下會去嘗試。

侯爺還有其他事嗎?”畢懋康似乎急著去研究,略作催促道。

“黑火藥啊,目前我大明的黑火藥威力還是不夠,我覺得還可以加強。”張世康道。

“侯爺,黑火藥已經使用了一千多年,還能如何加強?”畢懋康皺眉道。

“隻要多嘗試,肯定是可以的。”張世康十分肯定的道。

後世的大炮仗張世康還是玩過的,聽說那玩意兒用的就是黑火藥。

而同樣的火藥重量,外殼也都是紙殼,後世的的要你命三千,卻要比這個時候的爆竹威力大不止一籌。

這說明現在的黑火藥配方絕對不是最佳的配比。

“我這裡有兩種方案,其一試驗琢磨出個新配方,也就是不斷試驗硝、硫磺和木炭的比例,當然或許可以加點白糖什麼,總之多嘗試。

其二,或許可以嘗試看看怎麼能把黑火藥做成顆粒狀的。”

這事兒在去年出征的時候,張世康就想過,即使有他在大致方向上的指導,但火器的更新換代肯定需要更長的時間。

而如果還想增加火器的威力,就隻能在火藥上下功夫了。

張世康曾經玩過後世最大的炮仗便是要你命一萬,他還曾拆開過一枚,那玩意兒裡頭的黑色火藥就是顆粒狀的。

現在想想,把黑火藥做成顆粒狀,應該就是為了提高燃燒效率。

畢竟粉末狀的黑火藥,顆粒與顆粒間沒有縫隙,燃燒時就缺乏更多的氧氣參與。

畢懋康十分詫異的看了一眼張世康。

“這倒是老夫從未想過的,侯爺真是奇思妙想,老夫會去嘗試的。”

畢懋康來西山大營也有幾個月了,如今滿大營的人都對張世康十分崇拜和敬重。

一開始畢懋康其實還有點困惑,再結合張世康的為人,以及朝廷目前的一係列改革。

畢懋康才不得不重新審視張世康的能量,他才剛剛二十一歲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