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大哥救我(1 / 2)

發生在錦州城內外的戰鬥,看似混亂,實則一直都在張世康與祖大壽的掌控之中。

畢竟遼兵不僅占據著主場的優勢,兵力人數也比韃子要多一倍,再加上濟爾哈朗這個主帥在戰鬥一開始就被俘虜。

失去主將,又成了甕中之鱉,當吳三桂以及劉肇基的生力軍加入戰場之後,很快戰鬥就結束了。

錦州城內的戰鬥總共持續了不到一個半時辰,建虜的最後三千士兵全部投降。

為了以防不測,張世康立即命令劉肇基領六千人回防鬆山堡,又讓孫維藩派快馬同知黃得功,讓山海關城內的六千遼兵去駐防寧遠城。

這次皇太極可算是被他狠狠的擺了一道,張世康料想這廝也不會善罷甘休。

而錦州城作為大明在關外的門戶,防禦自然是重中之重。

城內屍首的清理工作還在進行,據統計核實,此戰明軍共戰死兩千六百餘,傷四千餘。

其中兩千六百餘的傷亡裡,衛所兵占了九百多將近一千,即使吳三桂已經很刻意留手了,奈何衛所兵實在是太菜了。

這些兵跟在張世康部的最後頭,不僅戰鬥力差,跑得還賊慢。

吳三桂為了不使濟爾哈朗起疑心,隻能痛下殺手。

除了衛所兵外,城內遼兵戰死了一千六百餘。

而濟爾哈朗所領的一萬人裡,有鑲藍旗的四千多精銳,其餘的都是蒙古八旗的人。

最終俘虜的那三千餘韃子裡,有兩千多蒙古人,鑲藍旗的女真人僅有六百多,足見女真人之悍勇。

錦州城內,再次上演了一出老戲碼。

張世康將三千兩百餘俘虜全部捆綁著站作數排,他先命部下將隸屬於鑲藍旗的女真人趕出來。

而後在遼兵裡找到幾個蒙古人,讓他們上前去問那些蒙古俘虜,隻給他們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加入他們一塊殺建虜。

蒙古人也不傻,他們既然已經投降,當然就是想活著,幾乎全都選擇了加入他們。

但張世康也不傻,你說加入就加入,這說服力可不夠。

於是便讓部下鬆開蒙古韃子的一隻手,又丟給他們一把刀,讓他們去砍那些鑲藍旗女真俘虜。

這種事張世康以前就乾過,輕車熟路的,他特意要求那些蒙古人不許砍脖子和頭,也不許刺胸口。

免得把韃子一刀砍死了,其他人就不夠砍了。

那群蒙古人都聽命照做,僅僅不到半個時辰,六百餘女真人就被砍的隻剩下十幾個。

凡是殺過女真人的蒙古人,立即就被鬆綁,然後就有先前投降過的家夥走到那群蒙古人身邊。

以蒙古語安撫他們,說跟著大元帥乾比在原部落強,不僅吃的好,待遇也豐厚,有同族之人在,一群蒙古人頓時就安生了不少。

最終張世康當著所有蒙古人的麵,把最後的十幾個女真人扒光了衣服,都給放了。

這是讓在場的蒙古人不要有僥幸心理,這群女真人一旦回到義州城,肯定會將這裡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上報。

而這群蒙古人,恐怕就隻有老老實實投靠大明這一條路了。

這個法子簡單而有高效,雖然太過血腥和殘暴,但此時這個世界四處都在發生著戰爭,跟韃子的屠城比起來,這實在不算什麼了。

這場大勝無疑極大的振奮了遼兵的士氣,一萬的韃子,這戰績,幾乎隻一戰便超越了他們駐軍在關寧錦數年的戰績。

要知道若是往常,能殺上個幾百韃子,都值得遼兵們歡呼好久。

若是能殺上兩三千,都算得上一場大勝了。

當然,殺幾百韃子往上報時,就會變成幾千,而殺敵兩三千,等最終報到兵部時,就會變成上萬。

實打實的殺一萬韃子,在場的遼兵有一個算一個,都從來沒有這等經曆。

而張世康隻是略施小計,就將一萬的韃子來了個甕中捉鱉,當祖大壽將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告知眾人時,祖家的大小將領都對張世康十分的佩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