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攘外必先安內(2 / 2)

“沒關係,慢慢來,早晚都會有的。”張世康安慰道。

工部的火銃、火炮工坊效率不高,每個月隻能產出魯密銃火繩槍八百多支,但如今魯密銃在性能上已經不滿足張世康的要求。

更先進的遂發式火銃已經可以量產,隻是張世康去歲的時候就打定主意,要將工部在火器上的研製和生產剝離,集中到製造總局來統一研發和量產。

但如今製造總局的一係列工程還在加緊的建造中,遂發式火銃在西山大營裡的小作坊月產量隻有三百多支。

而工部的火炮隻能生產落後的小口徑的弗朗機仿製炮,張世康自打得到小弗朗機的二十四磅銅炮之後,就再也不打算生產那種劣質小炮了。

是以,相比於火銃,火炮反倒更加緊缺,尤其是野戰用攻城炮。

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出征巡邊前,已經要求畢懋康和湯若望先放下其他的差事,加緊仿製小弗朗機的大口徑銅炮。

湯若望不知道是為了趕緊辦完這件差事去傳教,還是真的很有信心,總之他答應四個月之內一定將弗朗機人的銅炮搞出來。

算算時間,四個月之後製造總局優先建造的火器工坊,估計也能投入使用了。

即便研製出來,也需要先將最新的鑄炮工藝教授給從工部轉移出來的火炮匠人,而後才能開始嘗試量產。

雖然還是要等,但技術的革新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在火器產能不足的前提下,新產出的遂發式火銃當然是有優先級的,近衛軍作為中央軍,肯定是優先配給。

而第二優先級,自然是駐防重慶府的秦良玉。

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內,常凱申誠不我欺。

李自成和張獻忠已經蹦躂了太多年,他計劃下半年就要解決掉這兩個軍閥頭子。

是的,自打這兩股子流寇被堵到了四川境內,已經沒有了流竄的屬性,結結實實的成了兩個軍閥。

不過據錦衣衛的探子傳回來的消息,李自成那廝似乎也在自己的地盤搞改革。

簡而言之就是學他那一套,以軍隊為依托,從上到下的清繳一切不利於百姓增加生產力的敵人。

去歲張獻忠攻打秦良玉,被馬祥麟的遊擊戰搞的偷妻不成蝕把米,還沒回到成都老巢,家又被李自成給偷了。

據說連丟了好幾座大城,當時張世康本來還想著,如果這兩個軍閥發生內鬥,朝廷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奈何那李自成很快就結束了對峙,並與張獻忠再度恢複了和平。

不得不說,張世康對這個李自成還是有點欣賞的。

他就像個小強一樣,無論被朝廷擊敗、擊潰多少次,總是能桀驁不屈的站起來。

真是應了魯大師的那句古話,那些不能打死你的,將使你更強大。

“咦,客廳裡是誰在叫喚?”兩人一邊聊著,走到衙門的議事廳外,張世康聽到裡頭的人在說些他聽不懂的話。

“回大帥,是蒙古順義王部的幾個將領。

他們前幾日就來了,似乎是有增進合作的意向,屬下本來還著人去給大帥送信告知這個消息的。

沒想到大帥來的這麼快。”盧象升回道。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