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康倒是也沒有太過失望,畢竟膛線這等技術,在這年月,還是太過超前了,根本就沒有那個工業水平。
接下來,張世康又帶著崇禎老哥,去找了王徵負責的項目,主要是玻璃和水泥的研製。
水泥的研製仍舊還處在搜集原料的階段,火山灰這玩意兒北京城可沒有,但據王徵調查,他打算用笨方法,命人去雲南一帶先運回來一部分。
不論如何先嘗試了看看行不行再說其他,倘若火山灰與生石灰等混合了,真能達到張世康所言的堅固程度。
那剩下的便是如何解決大批量運輸的問題了。
相比於水泥,玻璃的進度就好了不少。
畢竟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老祖宗就會燒製琉璃了。
而琉璃與玻璃的燒製方法大差不差,無非就是原料的問題,王徵便命人從不同地區取材。
如今經過反複試驗,已經可以燒製出幾乎完全透明的玻璃,隻是還有其他不少的瑕疵需要解決。
張世康照例嘉獎一番,走的有點累了,張世康便帶著崇禎老哥去了營房裡暫歇。
“陛下,如何?”張世康一邊喝茶一邊詢問崇禎老哥道。
言下之意,是問這老哥,看看有沒有找到感興趣的愛好。
之前崇禎老哥搞那些木匠、釣魚還有煉丹,張世康覺得都太扯。
倒不是說釣魚和木匠活兒有什麼不好,而是對於天子而言,搞點跟科學相關的愛好,對一個國家而言是件好事。
常言道,天子愛方士,天下人都學之,如果天子愛搞發明、搞火藥、搞炸藥,那天下人都去學,大明很可能在火器上就能更快騰飛。
但崇禎皇帝很明顯沒有理解張世康的‘苦心’,他表情很是平靜的道:
“那些玩意兒多是殺人利器,朕身為天子,當仁政愛民,怎可天天琢磨怎麼殺人?
至於那
什麼玻璃水泥,玻璃朕見過,不過奇淫巧技,於國於民無益,朕並不如何感興趣。”
張世康的嘴角翹了翹,心道您是不用琢磨怎麼殺人,但倘若彆人都一直在琢磨怎麼滅了你,你又當如何應對?
不過這老哥脾氣倔,張世康是知道的。
見崇禎老哥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兩人暫歇之後,張世康便又帶著崇禎老哥踏上了尋找愛好的下一個場所——宋應星的試驗田。
清退田畝重新丈量分配之前,張世康就以製造總局的名義,為宋應星專門分配了整整五千畝的試驗田。
這些試驗田除了試種玉米、花生、土豆、紅薯等新作物之外,將來也負責大米、小麥等大明現有作物的培育和改良。
當然,如今的當務之急,仍舊是新作物的育種。
用這五千畝地,種出來更多的土豆、紅薯等種子,用於在整個乾旱地區的北方推廣耕種,這是張世康與宋應星在去年年底,就定下的計劃。
此時正值四月中旬,而土豆紅薯等新作物早在三月初天氣回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種植。
當張世康與崇禎皇帝抵達了試驗田時,地裡已經滿是一片片綠油油的新作物苗子了。
不少苗子已經長了半尺來長,暖風一吹隨風搖擺,充滿著朝氣。
有雇傭的農夫在給苗子鬆土,也有在除草的,張世康放眼望去,愣是沒找到宋應星在哪兒。
但他扭頭一看,發現崇禎老哥,望著青翠一片的試驗田,眼睛放出了光。
……
喜歡大明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攪屎棍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