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並沒有因為張世康有彆的女人而不開心,甚至還有些慶幸的想著,有人生娃,是不是就不用她生了,聽說很疼的。
這樣她就可以心無旁騖的打仗了。
幻想著未來她披堅執銳,像她的奶奶一樣馳騁疆場的模樣,馬玲綺嘿嘿傻笑著。
“玲綺呀,你說我給女兒取個什麼名字呢?”
張世康琢磨了一會兒,問向馬玲綺。
“啊?什麼名字?哦,我的名字是奶奶取的。”
馬玲綺被打斷幻想,有些呆愣的回道。
得,這丫頭肯定是指望不上的。
於是張世康又開始在大帳內逡巡,外頭炮火連天,身為兵馬大元帥的他,此時竟然在為給孩子取名而煩惱,也算是平生僅見了。
宮裡負責傳旨的公公,以及廠衛人員十分恭敬的侯在外頭,等候張世康的回信。
一般而言,宮裡來人到地方,不論是封疆大吏還是什麼身份,對宮裡的人都是誠惶誠恐的伺候,唯恐對己不利。
可張世康不是一般情況,他完全不在意這些,而那位公公站在大帳外頭也完全不敢表露不滿。
開玩笑,就算他進了宮去說壞話,死的肯定也會是他自己。
半刻鐘後,張世康突然靈光一閃。
“有了!就叫張啟月吧!”
這時候的輩分觀念很重,並且將輩分體現在名字裡。
就比如老朱家,朱元璋因為世次難明,給自己的所有兒子都規定了二十個字,一字為一世,作為名字中間彰顯輩分的象征。
比如如今的崇禎老哥朱由檢,乃是燕王一脈,從朱棣的兒子開始,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朱元璋不僅將子嗣第二個字給定了,名字的第三個字也給框死,規定第三個字比如以五行作為偏旁,以金、木、水、火、土為序。
就比如老哥全名朱由檢,就是由字輩,而這個檢,則為木屬性,這是因為他老爹叫朱常洛,洛為水,水生木。
太子朱慈烺為慈字輩,烺為火,木生火。
朱元璋的腦瓜絕對夠用,能想出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玩意兒來。
可是他做夢也沒想到,他的後世子孫竟然那麼能生,一個王爺能生出一百多個孩子來。
以至於到了後來,第三個字實在是太難取了,諸王子嗣們為了符合這個規矩,乾脆就開始自己造字。
當然,英國公一脈沒那麼麻煩,張之極本就為張家族長,擁有給長子取名的權力,給長子二字取世,其餘宗族的同輩便都以世為輩分。
同樣的,張世澤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張啟賢,張世澤為英國公一脈的繼承人,其他同族同輩的再有子嗣,也必須以啟作為輩分。
也就是說,留給張世康的選擇並不多,他隻有取最後一個字的權力。
好在是沒有老朱家那麼變態,作為父親給兒子取名字,隻有半個字能自己決定,實在有夠離譜。
想好了名字後,張世康提起筆,刷刷刷的給崇禎老哥寫了封回信,又將自己取好的名字另寫一封,讓外頭的公公代為轉交。
忙完了這些,張世康才溜達著去往前線看看,可人還沒走到前線,便突然有個錦衣衛的百戶官跑過來。
“指揮使大人,急報,那闖賊率領大軍已抵達柳邊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