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康隻答應了三天內不追擊孫可望,可卻沒說不管他。
雲南多山林,近衛軍並不擅長山地戰,火器也發揮不出什麼作用,但大明在雲南邊陲可是也有軍隊的。
黔國公一脈世代為大明鎮守西南邊陲,乃是當今朝廷除了張世康外,勳貴裡僅有的執掌兵權的國公。
衛所改組之後,現任黔國公沐天波,以及他麾下的三萬兵馬,被張世康並入虎賁軍。
虎賁軍的職責便是拱衛大明邊陲,而黔國公負責的雲南,毗鄰中南半島。
緬甸、暹羅等國,都與大明的雲南接壤,這些國家也並不太平,時而便會侵入雲南欺負大明百姓。
雖然西南邊患與北患相比不值一提,但黔國公的兵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半個時辰之後,李定國果真率領著自己的一萬六千人馬,正式向朝廷投降。
為了表示誠意,李定國收繳了自己軍中所有的兵器並上交。
張世康也很是放心的當著全體將士的麵,再次將那些兵器發還了回去,著實上演了一出你若真心,我必深情的戲碼。
可把孫維藩、黃得功、馬祥麟等人看呆了,就連秦良玉也對此頗感驚訝。
秦良玉畢竟與張獻忠打過很多次,自然知道張獻忠手下的人誰最能打。
而李定國在張獻忠手下的能力首屈一指,為人處事也剛正不阿,是個很棘手的對手。
若是此人真是打定主意,要在山林中與他們死磕,說不得朝廷真得在山林裡耽誤好幾日,而且損失必定是有的。
可沒想到,大帥僅僅憑著一手書信,便勸降了這位最難纏的流寇首領。
並且可以看的出來,李定國對張世康很信任,而張世康也做足了禮賢下士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嘖嘖稱奇。
當天晚上,張世康甚至還在臨時大營裡,為李定國以及他的部眾舉辦了簡單的晚宴。
吃的當然是馬肉、驢肉和騾子肉,但有大的戰事,這類牲畜就不免會有大規模死傷。
張世康早在晚宴之前,便視察了李定國的部隊,發覺這些人的軍備雖然很簡陋,但軍容、士氣、軍紀卻並不比白杆兵差。
他當時就樂壞了,這與羅文龍的那幾千人完全不同。
普通的流寇,手下的士兵多半都帶著癖性,這類人的實際戰鬥力,與曾經的衛所兵無異。
欺負欺負老百姓還好,真若是上了戰場,隻能打順風仗,一旦不敵,立即就是全麵潰敗。
可李定國的部隊不一樣,張世康畢竟帶兵兩三年,也打過幾場硬仗,隻一看那些人的表情,便知道,自己真是撿到寶了。
這些人,是可以直接拉上戰場打硬仗的,一萬六千的精銳,一封信就搞到了。
倘若需要自己練,且不言征兵需要多久,想練出來一支身經百戰的精銳,要付出的那可就多了去了。
是以當天晚上,張世康就當著所有人的麵,將李定國以及其部屬並入近衛軍。
並直接任命李定國為近衛軍步軍營副將,其手下的三個副手,則被任命為參將。
副將和參將,都算是大明軍隊係統裡的高級將領,直接給降將如此厚重的禮遇,也算是大明的頭一遭了。
再聯想到當年手握十數萬大軍、掌控東洋、南洋三條航線的鄭芝龍,剛被朝廷招安時,也不過被任命為五虎遊擊將軍。
五虎遊擊將軍也是遊擊將軍,而遊擊將軍隻能算是中級將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