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這條路,需要他自己來走(1 / 2)

“謝大元帥賜番號,罪將必定不辜負大元帥的厚望。”李自成再度躬身抱拳,沉聲道。

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果。

在一年多前,他趁著朝廷平叛,與孫傳庭對峙之時,他其實已經猜到,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朝廷這兩年一直在各種改製,每次得到消息時,宋獻策都會對他長籲短歎,哀歎生不逢時、時不我待。

雖然張世康並未與李定國一樣,給予他特彆好的待遇,但同樣也給他留了一條活路。

隻是這條路,需要他自己來走。

罪字營,倒是貼切。

李自成得了令後,立即回返自己的軍隊,告知眾人這一結果。

牛金星和宋獻策對這個結果頗為滿意,李過和田見秀也認為隻要他們擰成一股繩子,到了哪兒都能闖出一片天。

唯獨劉宗敏和郝搖旗皺著眉頭,他們這些年雖然四處流竄,卻從未去過關外。

不論是蒙古韃子,還是女真韃子,對他們來說都很陌生,而官軍曾經在關外用一係列敗績證明,這些韃子比官軍可難打多了。

比較讓李自成意外的是,搖黃十三家的部眾並不願意背井離鄉。

搖黃十三家與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大概同一時間起事,但與李自成、張獻忠不同的是,搖黃十三家雖然在夔州起事多年,但卻幾乎沒有離開過夔州。

他們在夔州山林安營紮寨,隻劫掠路過的行商,偶爾也去山下的村寨打秋風。

憑借著夔州的山林之險,再加上朝廷一直無暇顧及,才使得他們一直存續到如今。

這十三家首領,當然也是因為當時活不下去才選擇造反,如今有了選擇,而且看朝廷對李自成的處置,朝廷當是願意接受招安的。

他們便親自去請見了張世康,並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對於這些沒有鬥誌的人,張世康倒是也沒強求,隻是卻不許他們再在夔州呆著。

畢竟這些家夥就是夔州的地頭蛇,真若是都放了回去,欺辱鄉裡是難以避免的。

於是張世康就決定將他們分散遷往成都、敘州、廬州等府,並承諾給他們分配土地,十三家首領皆俯首答應。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在李自成的配合下,朝廷收繳了李自成部隊所有的武器、裝備,同時又令劍門關防線的守軍放棄抵抗,由孫傳庭的秦兵接管那裡的防禦。

當然,這些事情壓根用不到張世康操心,不論是秦良玉、馬祥麟,還是孫維藩、黃得功,都對軍務了如指掌。

將這些事交給部下之後,張世康便帶著一隊親衛進了保寧城。

趕路趕了好幾天,張世康吃軍隊裡的夥食早就吃膩了,迫不及待的想去探訪保寧城內的美食。

行軍苦,打仗苦,總需要一點調劑,而張世康的調劑,便是打仗之餘自娛自樂,時而溜達出去吃獨食打打牙祭。

軍隊休整與流寇整編、以及即將的班師回朝準備工作,大概需要三天時間。

自打六月底出征,到了如今即將進入寒冬,這一年大半時間,張世康又是在外頭折騰。

今年是這樣,去年也是這樣,一個不慎,就得在外頭過年。

前世過的苦逼,今生位極人臣,卻依舊不輕巧,肩上的擔子反而更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