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咱家的債,終於可以還清了(2 / 2)

靖虜伯孫大勝,加世襲罔替,賜丹書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一百兩。

霸州伯徐文遠,加世襲罔替,賜丹書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一百兩。

南皮伯王敬鐸,加世襲罔替,賜丹書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一百兩。

武邑伯鄭衝,加世襲罔替,賜丹書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一百兩。

……

石砫宣慰使馬祥麟,敕封破虜伯,驃騎將軍,賜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一百兩。

武威將軍秦翼明,敕封奮武伯,賜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一百兩。

兵器局茅元儀,以火器之功,敕封克虜伯,賜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五十兩。

兵器局畢懋康,以火器之功,敕封濟運伯,賜鐵券,賞鬥牛服一件,賜金五十兩。

期天下軍將,以為表率,同心同德,共築大明之盛世太平。

昭告天下,鹹使聞之。

欽此。”

一道詔令,大明多了十幾個世襲的侯伯,懷寧侯晉爵為懷國公。

大明上次加國公,是什麼時候來著?

所有的朝臣都在思考著,封賞不可謂不豐厚。

與此前相比,武將提升爵位和榮耀的效率高了太多。

這三年來的屢次封賞,已經讓天下的將士們明白,隻要敢打仗,打勝仗,平步青雲,不在話下。

而最後兩個人的封賞,就有點令人玩味了。

竟然是兩個並未參加此次戰爭的人,畢懋康朝臣們知道,畢竟曾在朝廷任職。

可茅元儀是哪個?眾人想來想去,也沒猜到。

不過聖旨裡倒是寫明,以火器之功,據四川戰報言,此番之所以能大勝,與大明火器之利也有關。

尤其是遂發式火銃,以及幾乎把朝廷銅礦存儲耗儘的大銅炮,想來此二人應當便是主要改良者。

不過以火器之功,以白身封爵,還是令在場的人唏噓不已。

聽到這兩個名字,張世康嘴角上揚,這當然是他為茅將軍和畢姥爺請的功勞。

否則以崇禎老哥那尿性,壓根就不可能給這兩個人封賞。

不過張世康卻覺得,這二人都是值得的,正是因為有了精良的火器,近衛軍才不用遭受攻城之苦。

倘若沒有這些火器,近衛軍的傷亡可以想見當是不小的。

而能讓戰爭少死人,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功勞呢?

張世康身後得到封賞的將領們當然也都很高興,而這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前懷寧侯孫維藩了。

孫家的懷寧侯爵位,已經頂在頭上兩百年了,終於在他自己手上再立大功,他孫維藩,以後也是國公了。

雖然子嗣降等襲爵仍舊是襲的侯爵,但日後跟著張世康這大侄子,有的是仗打。

隻要他繼續拚殺,誰說不能保住這國公之爵呢?

孫維藩高興,孫大勝也咧嘴笑,父子二人相視一笑,孫維藩一把抱住了兒子,而後激動的道:

“兒啊!陛下賞咱爺倆五千兩銀子。

快三年了,咱家的債,終於可以還清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