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以前,我就曾對近衛軍的將士們說過,勇武乃是強軍的基礎,可以決定戰鬥力的下限。
但是戰鬥力的上限,卻是手裡的兵器和火器。
那個誰曾經曰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才有了我大明皇家製造總局,以及兢兢業業的諸位科研工作者彙聚於此。
我呢,不喜歡講太多場麵話,也不希望咱們製造總局沾染那些講廢話的習性。
今日來此,自是為了慶祝,同時也希望爾等儘快熟悉環境,使製造總局這台龐大的機械儘快發動起來。
期間但有任何技術問題,我也希望爾等竭忠儘智,一同去攻克,而非敝帚自珍。
同時倘若對製造總局現有製度、或者某項技藝有任何建議或者意見,皆可報於製造總局下轄四局之局座。
倘若因你的建議或意見,使製造總局攻克了某項難關,或者使生產效率等得到提高,製造總局將一次性給予一千兩白銀及以上的獎勵。”
製造總局由於並非正式衙門,而是類似後世國企的性質。
是以,張世康對於製造總局轄下機構的職稱名字定的格外隨意,比如工農局、火器局等四大局管事的叫局座。
而四大局轄下的各式工坊管事的叫督主,其中船舶局轄下的天津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管事的叫舵主。
製造總局的高層組織形式與和聯勝商會類似,乃是由宋應星、畢懋康、王徵等七名理事構成,遇重大事項,七人理事會參與投票表決。
當然與和聯勝商會一樣,張世康對製造總局的一應事務擁有決定權,這主要是為了把控大方向,畢竟兩個新興的龐大機構也隻是剛剛草創。
當然,張世康也為自己取了一個響當當的職稱名字,以對標和聯勝商會的話事人,這個職稱名字叫總舵主,意為大方向的掌舵人。
所有的匠人都認真的聽著張世康的講話,兩年時間,使絕大部分匠人相信,麵前的這位年輕人從不說誑語。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張世康的構想在不斷往前推進。
去年年底的時候,製造總局雖然還未搬遷,但張世康所言的獎項已經開始執行。
其中一名火槍三級匠人因為找到了更好的燧石,從而降低了遂發式火槍的啞火率,最終得到了一千五百兩的獎勵。
玻璃工坊一位二級玻璃匠人,因為改良了玻璃製作工藝,解決了玻璃生產過程中的氣泡問題,最終得到了一千兩的獎勵。
製造總局的獎金,都是實打實的,而且會當著全體匠人的麵全額發放,對於匠人的積極性有著不小的激勵。
畢竟一千兩白銀,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生活一輩子也花不完。
“現在,我宣布,大明皇家製造總局正式問世!”
這話說完,在場兩千多人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同時有人點燃了數串長長的鞭炮。
得虧是這時候沒有禮炮,否則少說也得來他一百炮。
待鞭炮燃儘,鼓掌和歡呼聲仍舊沒有停止,幾乎所有匠人臉上都帶著興奮的笑意。
這不僅是大明工業革命的伊始,也是大明全體匠人改變命運的一個關鍵節點。
張世康擺了擺手,示意所有人安靜下來,而後接著道:
“剛才我之所言,僅僅是製造總局的普通獎勵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