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不打算讓大家再討論,畢竟是晚上了,後麵還要安排其他事情。
“家裡還需要魚的舉手,我統計一下。”
結果大家都舉手了。基本沒有不舉手的,就是家裡有糧食的都在舉手。
“看來大家都喜歡吃魚,那這樣吧!明天下午我們再捕一次魚,多捕些,大家看怎麼樣?”
台下那些婦女瞬間眉開眼笑的。
“好!”
“多捕點,要吃一年的。”
“要捕大的魚。”
……
……
反正大家很高興。
“那下麵再說一下種子的事情,你們也知道,我們穿越過來誰都沒有準備,所以種子很缺的,你們回去找找看家裡有什麼種子,什麼樣的都可以,找到就交給王清明,王清明,這個事情你負責可以嗎?”這個事之前沒有跟王清明說過,也是忙忘了。
王清明四十歲的樣子,就是村裡包地種小麥的那家人。
王清明站起來說:“沒問題,沒問題。”
“我突然想起來了,我們這裡不種棉花,有沒有誰家有棉花種子。”
這是一個大問題,沒有棉花,就沒有棉被,沒有棉衣,沒有麵布衣服,王楠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問一下,根本不抱希望,因為王楠真的沒有見過村裡人種過。
被王楠這麼一問,大家都一愣,大家都不是笨蛋,王楠想得到的問題,大家都明白。
“天呐!我們這裡二十年前有人種過,現在十裡八鄉都沒有見過人種了,這沒有棉花,怎麼辦啊?”一個孃孃發出驚呼聲。
“我們這裡潮濕,很多人都不愛種。”
“那怎麼辦?你說這沒米吃麵,沒麵吃玉米,或者吃紅薯都行。這沒有棉花怎麼辦?難不成隻有穿麻衣?”
“誰也沒有想到要去種點棉花。”村民這個後悔啊!
台下村民都沒法想象沒有棉花的日子。隻有那些孩子還不懂,沒有棉花意味著什麼。
這時候角落裡有個小老頭站起來了,是一個孤老人平時也不跟大家多交往,怎麼說呢?就是很特彆的那麼一個人,隻有家裡辦白事的時候才會請他去主持。
比如說今天的捕魚他就沒有出現,但是村民絕對有人給他送魚去了。
“廖大爺,你有什麼事嗎?”王楠問道。
“我前段時間去縣裡買了幾斤棉花種子,但是能不能拿來種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不是拿來種的。”小老頭說道。
“可以啊!怎麼都有出芽的,隻要不斷種就可以了,謝謝啦廖大爺。”廖大爺真的是幫了大忙了。
“我也是平安村的人。”老頭不在意的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