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小賣部的幾百斤糧食給誰都不好,開小賣部那家人為怕得罪人就留下一點自己吃的,其他的吃的都送到村公所,讓王楠安排。
對王楠來說這是好事啊!村裡食堂這不是有著落了嗎?地方就在村裡學校食堂裡,食堂裡鍋碗瓢盆什麼都有,隻是因為放假,吃的都都處理了,所以這批糧食解了王楠的燃眉之急。
食堂就這麼開起來了,當然吃肯定不能跟真正的食堂相比,什麼雞鴨魚肉都有。在這裡是食堂有什麼,師傅就做什麼,大夥兒吃什麼,沒得挑。
這會兒食堂的大師傅就騎著三輪車送飯來了,王楠招呼大家抬飯,三輪車開不到荒地裡麵來,還需要大家搭把手。
吃飯對少年們最有吸引力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餓的很快,穿越了家裡又沒有零食了,肚子早就餓的呱呱叫了。
“李大叔,今天中午吃啥?”王偉治老遠就看見李有誌的送餐車了。
就連呂鼎辰也眼巴巴的看著,從三輪車上抬下了來的不鏽鋼桶,王楠看他的表情,簡直都快流口水了。
“吃魚和紅薯,怎麼樣?”李有誌說。
“沒有飯嗎?”魚和紅薯好吃,但是感覺不是飯,也不知道頂不頂餓,王偉治這麼想著。
“這不就是飯嗎?你想吃白米飯啊?咱也不知道要穿越,要是早知道,我就拉他幾卡車大米,擺在那裡慢慢吃。這不是沒米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李有誌還感慨一句。
“李大叔,你是男的,不是巧婦。”王偉治笑著說道。
“但是你李大叔做飯比那巧婦做飯好吃,是不是啊?”李有誌說。
李有誌是村裡有名的壩壩宴的大廚,十裡八鄉有什麼喜事,隻要在家裡辦的,都會請他去主廚。
“那當然!”王偉治也算是吃著李有誌的宴席長大的,每年都會吃他做的席好幾次。
“小偉啊!趕緊過來幫忙吧!”李有誌招呼王偉治去幫忙。兩百多人的口糧,三輪車拉了兩車,東西還是很多的。
大家坐在砍倒的大樹上吃飯,有的樹大點都可以當桌子了。中午飯就是一人一根紅薯,是王清民貢獻出來的。其他不夠的吃蒸魚,魚就是昨天在河裡打的,這個不限量。
其實很多人拿著這飯菜,臉都有些發綠,這飯不叫飯,菜不像菜的。但是沒得挑,有的吃就不錯了,再說忙了一上午了,誰都餓了。
“喲!這魚還挺好吃的,老李的手藝進步了。”一個村民誇獎道。
“就是啊!還是不難吃,老李這麼蒸著還好吃,一點都不腥氣。”
“老李這個蒸魚確實好吃,老李你還留了一手啊?以前怎麼沒有發現你做魚這麼好吃呢?”
“就我這手藝還留一手呢?再留一手就沒法吃了。”李有誌說。
“那怎麼今天的魚要好吃一些?”
“應該是魚好吧!我弄得清淡,主要是食堂裡沒有調料啊!沒辦法做其他花樣,還好在這魚大,肉緊實,要不然你們隻有用勺子吃。”李有誌說。
“真的有這麼好吃嗎?”王楠被村民說的都要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