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很簡單,下次我家也這麼做,多蒸幾回肯定也好吃。”
村民都覺得這個簡單,主要是省調料。
“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我要省著用油。之前食堂有兩桶多的油,小賣部送來了一百多斤油,再加上我自己家裡還有一百多斤油,零零總總加起來也就四百來斤油,咱們村裡總共有三百多人,一個人才一斤油還要吃的下半年,所以我不得不省著用。”
雖然王楠把食堂交給了李有誌,但是這賬趁這裡人多,給大家交代一下,至少要做到大家心裡有數。
“再說說糧食,大米食堂本來就有的和小賣部拿過去的不到一千斤,一個人都分不到三斤米。麵粉可能也隻有兩三百斤。”
賬大家都會算,這賬一算大夥兒才知道李有誌麵臨了多大的困難,簡直就是沒米下鍋。
“我跟你們說這些是想讓你們心裡有數,困難還在後麵。現在還有紅薯吃,再吃一段時間,就要改吃野菜了,野菜有些人吃過,那東西偶爾吃一下還可以,但是天天吃就不是那麼好吃的,而且我們沒有肉,除了魚,什麼肉都沒有,所以現在我一點油都不敢用,後麵拌野菜要好吃點。”李有誌這算是給大夥兒打預防針。
大家的臉色都不好,食堂沒米下鍋,各家各戶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很多人以前都是買米吃的。
幾個孩子被李有誌嚇著了,以前從來沒有為家裡的食物擔心過,隻有每天父母或者長輩催著多吃點飯,這一下子知道情況這麼困難,小少年們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小楠村長,我們開荒的這些地以後要種什麼?”王偉治問。
“種土豆。”
“那什麼時候可以收獲?”
“應該是三個月吧!這個我不是太清楚。這些你應該去問你爸才對。”
王偉治的爸媽是年輕一輩,為數不多在村裡種莊稼的人,今年更是把村子外麵的地都承包了全種的是小麥,而且還趁著國家的政策好又買了不少的農業機械,準備大乾一場。結果就出了這事。
“爸,現在種了土豆,什麼時候可以收獲?”
“現在還種不了,我們要先把地下的樹根都挖出來,還有等天氣回暖,大概十多度的樣子才可以下種,至於收獲需要三個多月。”王清民說。
“那不能先種大米嗎?”王偉治覺得什麼糧食都沒有大米好吃。
“這是有節氣和溫度管著,等我們這裡開完荒,種完土豆,才能給水稻育苗,最後才是種的事情。”王清民仔細給兒子解釋道。
彆說王偉治不明白,王楠也不是很清楚,所以王清民在說的時候,王楠也在仔細聽,以後村裡多半都是集體勞動,不可能每家人都分一小塊來種。
村民們在吃著飯,李致遠他們也在吃飯,在野外沒有現煮,都是昨天做的魚丸,今天熱一下就吃。
“我們今天上午大概走了二三十裡地,不知道下午會不會遇到人類?”王彬一邊吃飯,一邊說話。
“我們順著河流走,大方向不變,應該會遇到人類的,不管那個時代的人類都喜歡定居在河流邊上。”李致遠說。
“你吃完飯了,可以把無人機放出去到處看看,我們休息一下就可以出發了。”周紅梅說。
“也是呢!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王彬打開背包,開始擺弄無人機。
王彬一邊看著畫麵,一邊超控這無人機,仔細搜尋,嘴裡還說著話:“不得不說,還是這個季節好啊!樹葉都還沒有長出來,看什麼都一目了然,要是夏天讓我來飛,根本就沒有辦法施展,這裡的樹木也太茂盛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