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古寺尋寶(2 / 2)

諜影風雲 尋青藤 7352 字 2024-03-10

可古玩文物並不是年代久就值錢。這法華寺有年頭的物件倒是有,可都不是值錢的,不然早就換成錢了,真當這些僧人沒文化嗎!

所謂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現在的古玩文物真是不值錢,就是少數的有錢人搞收藏,也是收藏一些年代久遠的珍品,也看不上那些價值不大的物件,因為沒有收藏價值,太多了!

寧誌恒看出知客僧人話裡的意思,但他並不在乎他的看法。一定程度說,知客僧也並沒有說錯。他的確是要找到有價值的法器,隻不過這個價值的標準不同。

從另一方麵說,知客僧對他毫無威脅。相反,隻要他真的找到對菩提樹生長有幫助的法器,無論知客僧願不願意,他都有的是手段得到它。

這個世道就是這樣,巧取豪奪而已,隻不過寧誌恒覺得應該儘量不采用這些手段。

“本寺倒是有幾件年代久遠的法器,請施主驗看一下!”

不一會,已經將寧誌恒定位為文物販子的知客僧又拿出來兩件法器。一件是顏色暗黑的鐵質缽盂,一件是龍頭魚身造型的木魚。

寧誌恒接過來查看,前世也對古董頗有研究,眼力不差。這兩件法器確實是有些年頭了。

那件鐵質缽盂應該是明朝時期的,年代是挺久,不過根本不值錢。如果是金銀製成還好些。

那個龍頭魚身的木魚應該是清朝時期的,因為那個時期很流行這種造型的木魚。但是正因為流行,存世的較多,也就不值什麼錢了。

不過寧誌恒又不是真的文物販子,他看重的是能不能對菩提樹的生長有所幫助。

可惜的是腦海裡的菩提樹仍然是毫無反應,看來年代久的物件也沒有效果。

寧誌恒確實有些失望了,但是他還是沒有死心。他覺得自己的判斷方向不會有問題。隻是沒有找到對的東西。

他起身對知客僧說道:“看來是我沒有緣分請到合適的法器。”

知客僧也有些失望,以前也確實接待過一位文物販子,可是和現在一樣,都沒有看上這裡的東西。

法華寺確實是破敗已久,寺中值錢的寶物在多年的風雨中流失殆儘。現在也就剩下這點東西了。

看來今天的是沒有什麼收獲了,他仍然笑容可掬,低頭合十:“施主不用著急,佛法講究的就是機緣,一切隨緣吧!”

寧誌恒接著說道:“我可以在寺中瞻仰一下嗎?畢竟法華禪寺幾百年的曆史,我一直是非常仰慕的!”

他還是想再看一看自己是不是有所疏漏,也許多看一看事情還會有轉機。

“當然可以,施主隨意!”知客僧回答道。

寺院本來就是讓香客信眾瞻仰的地方,不然沒有他們的布施,這些僧人的衣食又從何而來,怎麼能將客人拒之門外,尤其是寧誌恒這樣的大主顧。

寧誌恒略施一禮,轉身出了後殿,他覺得還是前麵的大殿機會更大些。

幾位知客僧見寧誌恒出門,也都失望的收拾器物,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寧誌恒來到大殿,那位麵容消的老僧還是一動不動的敲擊木魚,閉目誦經。釋迦牟尼佛像前又有兩位信眾在跪拜祈禱。

大殿很大,牆壁和棟梁之上還雕刻著精美圖案,隻是都已經有些模糊不清。

寧誌恒四處觀察,每到一處都用手輕輕觸摸,用心感應。甚至連佛像都沒放過。可還是沒有收獲。最後隻好放棄。

他出了大殿,院內還有兩個偏殿,分彆供奉的是藥師佛和彌勒佛。

法華寺的香火本就不盛,偏殿更是沒有人來,空無一人。

他也同樣四處驗看了一遍,當他來到藥師佛的佛像前,供奉的案板上放著一隻香爐和一隻木魚,還有一串念珠手串,上麵還蒙著一層灰土。

看來這偏殿沒有香火,僧人們也懶得打掃。

寧誌恒同樣把香爐和木魚感應了一遍,仍然是沒有反應,倒是摸了滿手的灰。

就在他將那念珠手串拿在手裡的時候,他渾身一震,那股期待已久的強烈感應出現了。

往常一樣,根本沒有半點預兆。就在他手指觸摸到那念珠手串的時候,思維就被不自覺的扯入到意識空間。

與往常不一樣的是,空間中光芒大盛,普提樹微微搖動,帶動著那六片樹葉搖曳劇烈起來。給他的感覺,就像是久餓的嬰兒得到了滋補的**的那種歡喜!

菩提樹傳出的誦經之聲也愈發洪亮,整個意識的靈台空間都歡快了起來。

太好了,就是這種感覺!他的思路是正確的,菩提樹的表現完全驗證了這一點。

寧誌恒馬上退出意識空間,他想看一看這念珠手串到底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能讓菩提樹有這樣的表現。

看著手中的念珠手串,就是非常普通的僧人誦經時握在手中的那種。

十顆普通硬木磨成的念珠,色澤暗淡,甚至有幾顆已經有個裂紋。看得出根本沒有人去保養過。

寧誌恒可以肯定這不是什麼珍貴的木材。

前世他所了解的,最好的念珠手串就是沉香木製成,黃花梨次之,然後小葉紫檀的,然而這都不是。最多也就是香木材質。在現在這個時期是非常普通。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在連接念珠的接頭端,有一小節用來裝飾的色澤暗黃的箍節。這箍節也就三厘米長,看不出是那種材質,應該是某種動物身上的指骨。

不管怎麼樣,這東西是對的。至於原因,他要回去後仔細感應,最終一定會找出其中的秘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