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家的溫馨3(1 / 2)

馮辰老丈人見他不喝‘北大倉’了,也跟著不喝了。

“姑爺要喝苞穀酒,那我也不喝這酒了,我陪我姑爺喝苞穀酒!”

馮辰馬上又給老丈人,也倒上一碗,馮辰看著碗裡麵的苞穀酒。

這酒的顏色有點發黃,味道聞著倒還有一絲玉米的香味!

喝了一口酒,孟月用乾豆腐包了一些黃瓜條、蘿卜、青菜葉,沾了沾弄好的大醬遞給馮辰。

其實東北蘸醬菜,後世隨著遍地開花的東北飯店,也都已經傳開了。

不過喝酒吃肉來一口這個蘸醬菜,倒是很爽口也挺解膩的。

馮辰的兒子小長青,對鍋包肉很感興趣!

馮辰也嘗了一口,感覺是和關內的做法不太一樣。

前世自已在老家吃的鍋包肉口味,感覺那個味道有點偏甜。

但現在自已丈母娘做的,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確實味道不同,看來要想吃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還是得到它原來的地方。

就連各地水的味道,也都是不一樣的。

要不然對於突然遠離家鄉的人,也不會有個名詞叫~‘水土不服’了。

一家人吃吃喝喝大半天,吃完飯孟月幫著丈母娘,把西屋收拾出來把炕也給燒熱了。

丈母娘還給小外孫女,將孟月小時候用過的‘悠車子’找了出來。

這個‘悠車子’還對應著,一個東北民俗四大怪之一~“養活孩子吊起來!”

悠車子,也叫郵車子、腰車子,還有的地區叫炕車子、晃車子,其實這些都是搖籃。

據說是以前因東北山林中,經常有毒蛇野獸出沒。

把不會走路的嬰兒,放在地上不安全。

放在炕上又會因受熱而“上火”生病,於是人們便想出“吊起來”的辦法。

此外從前的婦女,在養育兒女的時候還要勞動。

把孩子放在悠車裡,就可以一邊勞動一邊哄孩子。

悠車子吊在房梁上悠一下,還可以出去乾一會活。

回來悠車子還在悠,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悠車子一般都是木質的,外形像個小船。

在左右兩側的前後兩端各係以環,穿皮條或繩索,吊在房梁上。

嬰兒放在悠車內,輕輕晃動,有利於嬰兒入睡。

馮辰看著這東西,也覺得很科學。

孟月摸著這個悠車子說道:“當初剛生老大的時候,就該也弄一個這東西。”

“老大小的時候,一會不抱著馬上就哭!你又整天不在家,你可不知道我和咱媽,那是從東屋轉到西屋來回抱著轉悠。”

馮辰故意看著小長青說道:“聽見沒有以後長大了,可要好好孝順你媽媽和你奶奶!”

小長青雖然也不懂,但還是很聽話的連連點頭。

這時門外傳來很多人說話的聲音,原來是附近的鄉親們,都知道孟月一家子回來了。

大家都來串門看看她,馮辰也連忙拿出從京城捎來的大白兔奶糖,還有瓜子花生啥的招待大家。

孟月看到來人也很是高興,有自家的親戚還有童年的玩伴。

其中一個比孟月大個兩三歲的發小,今年都當奶奶了。

本來孟月看到她,還好奇的問道:“冬梅!這是你家老幾,多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