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因為前清政府過度依賴索倫部,又怕索倫諸部的戰鬥力,因生活太過安逸下降了。”
“滿清皇帝讓索倫兵,長期生活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拒絕讓索倫部進入安穩的農耕生活,所以索倫部人口也越來越少。”
“到清朝後期,索倫部已經沒有青壯年士兵可以征召,老人甚至大一點的孩子都被推上了戰場。”
“而且如果我沒有記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清廷選調500名索倫披甲、500名達呼爾披甲連同家屬駐防伊犁。”
“經過艱難困苦,於第二年抵達,組建起八旗“索倫營”,拱衛祖國西陲,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
“還有後來曆時14年的抗日戰爭,在東北抗聯的諸多隊伍中,也都可以見到索倫戰士的身影。”
“有清一代,從白山黑水到喜馬拉雅,從緬D叢林到大漠戈壁,全國22個省區都有索倫兵征戰的步履。”
“清《嘯亭雜錄》裡,就記載過索倫兵的赫赫戰功~”
“國家撻伐四夷,開辟新疆二萬餘裡,南驅緬夷,西剪金川,惟賴索倫輕健之師,風庵電擊,耐苦習勞,難攖其銳。”
“根據《明實錄》等史料記載,明末清初,鄂倫春族人口約1.5萬人,鄂溫克族人口3萬餘人,達斡爾族人口約3萬人。”
“但是到了解放前~鄂倫春人口僅1000餘人,鄂溫克人僅5238人(其中內蒙古有4638人),達斡爾人口也不足4萬人。”
最後馮辰深吸一口氣!
誠懇的說道:“你們是國家的功臣!”
此時的烏娜吉被馮辰的話語,深深感動!
眼含熱淚的說道:“謝謝!謝謝國家還記得我們民族做過的事!”
孟陽的三個孩子,也都被馮辰的話感動!
當場就表態說道:“媽媽!我們是英雄的索倫部後代,等我們長大了也要當兵報效國家!”
孟陽笑著說道:“好好好!等你們長大了,就去京城找你們‘阿爸嘎胡日根啊哈’!”
三個孩子聽了之後,都用期盼的眼神看向馮辰。
馮辰也當即拍著胸脯說道:“等你們在大點了,先來京城上學,學好了知識上軍校當軍官!”
三個孩子聽到馮辰的許諾,都非常高興!
這時馮辰又看著大閨女安布倫問道:“大哥!安布倫今年多大了?學習怎麼樣?”
孟陽回道:“安布倫今年12歲了,在這地方學習成績還行,不過要是和京城比估計夠嗆了。”
馮辰想了一下說道:“那等她在這上完初中,回頭讓她來京城上高中。”
“那就謝了兄弟!”
“唉!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那麼客氣乾嘛?”
“好!那我們...乾!”
“乾!”
這頓飯吃過後,孟陽又送馮辰回到宿營地。
另外馮辰還發現一件事,就是在這個馬場裡。
並沒有發現“牧馬人”,那部影視劇裡的任何人物。
或許不在這個馬場,在其他馬場裡,馮辰也沒太過關心這事。
第二天一早三個中隊開始集合,有崗哨報告說昨天晚上,西北方向發現狼的蹤跡。
不過特戰大隊並沒有貿然出擊,大家都擔心狼王會調虎離山。
為此劉文派出了直升機,先在高空搜索一下。
這邊就在特戰大隊整裝待發之際,果然和大家預料的一樣。
西北方向發現,隻有四五隻狼在曠野中閒逛。
而東南方向有片小樹林,在裡麵卻發現了大批狼群的蹤跡。
眾人知道這個消息後,都不得不感歎狼群的狡猾。
畢竟人類才是高等生物,劉文當即就派出直升機編隊,先將一中隊送過去機降。
堵死狼群的退路,二中隊乘坐車輛包圍小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