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些鋁合金梯子,連接架設在第二台階的陡壁處,大大降低了攀爬難度。
隊員們互相保護著,沿著金屬梯奮力向上攀登。
這些金屬梯是由擔負偵察修路任務的四人,在頭天下午架設起來的。
在距峭壁最頂部近一米處,因金屬梯長度不夠,是用尼龍繩代替的。
這段峭壁超過90度,攀登時身體必須略朝後仰,手拉繩索,腳在岩壁的皺折處尋找支撐點,方能上得去。
9點30分,他們安全地到達了“第二台階”的頂部。
而我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在“第二台階”,架設的金屬梯是他們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從此之後但凡在珠峰北側,登頂的傳統線路難度大大降低。
如果沒有這架“a梯”,後麵珠峰的登山活動,可能都根本無法開展。
馮辰和登山隊員們,越過一段碎石斜坡,艱難地行走在堅硬的冰雪坡上。
再經過一段黑色岩石斜坡,便走上了接近珠峰頂部的又一個冰雪坡。
時間已是正午,數小時的攀登,隊員們體力消耗極大。
眾人坐在冰雪坡上,略事休息,每人吸些氧氣,便向頂峰發起了最後衝擊。
最後登山隊員沿著,波浪形的冰雪坡又艱難地行走了100多米。
來到了一塊寬約一米、長約十來米的魚脊形地帶。
再往上已經沒有地方可攀,他們已經到達了珠峰頂端!
侯代表全體登頂隊員,向大本營報告激動人心的喜訊!
“我們登山隊全體同誌已經勝利地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頂峰!”
當登頂成功的喜訊傳來,大本營頓時沸騰起來,歡呼聲響徹山穀!
而此時登頂後登山隊員們,馬上在頂峰架設了第一個覘標(高3.5米)。
並使用木杆子使勁插進雪層的辦法,測得雪層厚度為0.92米
登山隊員下撤後,測繪人員連續3天進行16個測回的測量。
計算出8849.05米的珠峰雪麵高度,以此減去0.92米,形成官方公布的8848.13米珠峰高程數據。
最後馮辰和登山隊員們,又在峰頂逗留了七十多分鐘,按計劃完成各項任務後開始下撤。
等登山隊員安全回到大本營後,立刻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不過當馮辰回到大本營,卻發現不知在什麼時候。
劉文帶領特戰大一中隊和二中隊,已經等候他多時了。
當馮辰見到劉文還有點詫異之時,劉文將馮辰拉到一邊。
小聲的說道:“上麵來了任務,你們這次登頂珠峰的時間比前世早,這個你了解吧?”
馮辰點點頭回道:“嗯!這個我知道。”
劉文又說道:“現在你提前完成了登山任務,不過你又趕上了另一件事。”
“你還記不記得前世,‘哲孟雄’國就是在這個月裡被咖喱給吞並了的事!”
馮辰聽了之後,回想了一下說道~
“嗯!我記得這個哲孟雄國,早期的吐蕃移民稱希金為“哲孟雄”(藏文譯音)。”
“意為“產米地”或“稻米之穀”,尼婆羅人移居此地後稱“新地方”。”
“麵積7096平方公裡,海拔超過1500米,人口約72.57萬人,居民信奉婆羅門教和佛教。”
“最早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是雷布查人,他們自稱絨巴人,亦稱隆人,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