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2年,這裡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爭~‘宋和西夏的永樂之戰’。
從宋神宗熙寧變法之後,宋朝就開始有意識地經略西北。
元豐四年,宋朝分五路大軍進攻西夏。
第二年,宋神宗便派遣給事中徐禧,在無定河畔選擇山川險要之地建城築堡。
就是永樂城(今陝西榆林市米脂縣西北)。
雖然當時就有將軍種諤提高警告:“永樂城中無水泉,若被包圍,必陷絕境。”
但是宋神宗不聽。
不久,西夏便集結30萬人馬壓境而來,迅速渡過無定河,包圍了永樂城。
緊接著斷水絕糧七晝夜,城內軍民多渴死。
一日半夜,忽然大雨來臨,西夏人也同時發動總攻。
疲憊不堪的宋軍在泥濘中與西夏軍混戰,結果不敵,全軍覆沒。
將士2千餘人喋血永樂城,士卒役夫死傷20多萬。
這次慘敗,宋廷大為震動,宋神宗望西痛哭,憂勞成疾,兩年之後就病死了。
無定河,名字中就難掩蒼涼悲壯,卻淹沒了無數戰死沙場的將士孤魂。
也掩埋了無數軍民的遺骨,伴隨著無數的思念和夢魘。
徘徊在無定河水中,深埋在無定河床下。
前世的馮辰也隻是在網絡短視頻裡,看過一些秦漢時期在河套地區,發生的曆史戰爭剪輯。
而且大多都是漢家王朝,最牛X時期的主動發起的戰爭。
對於弱宋那些屢戰屢敗,的屈辱戰敗曆史覺得很憋屈,關注度也不是很高。
現在聽了秦教授的長篇大論,頓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吃過飯後科考隊眾人正暫時休整,秦教授和馬教授兩人想去‘統萬城’看看。
不過馮辰拿著地圖,跟他們說了一下距離。
“秦教授、馬教授從咱現在的位置,到‘統萬城’還有一百多公裡的路呢!”
“統萬城遺址位於榆林市靖邊縣,最北端的白城則村附近,距離縣城50公裡。”
“你們考慮一下吧!你們要說去那咱們就去,我們隻負責你們科考隊的安全問題,原則上不能乾涉你們的行動。”
秦教授和馬教授看著地圖,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放棄去‘統萬城’的想法。
“那好吧!馮隊長我們還是繼續,按照原行程計劃走吧!”
馮辰看出兩位教授,對沒能去‘統萬城’看看心存遺憾!
這時馮辰又說道:“兩位教授!其實在咱們行程的路上,還有一處未經發掘的地方,也需要二位去鑒定一下呢?”
秦教授聽了之後,很好奇的問道:“哦!是那裡?”
“在自治區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附近有一處石窟建築群。”
接著馮辰又隨口胡編道:“當初我也是偶然路過發現的,不過隻是簡單瞄了兩眼,感覺和敦煌莫高窟差不多。”
馬教授聽了也興奮起來,連忙問道:“真的,那可是太好了。老秦!快點通知科考隊出發,我們直接去石窟看看。”
不過令馮辰和科考隊意外的是,當他們到達石窟的時候。
還真讓他們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直接影響了後續的行程。
科考隊得到出發消息,年輕的隊員們慌忙收拾東西登車。
這一路又行駛了三百公裡左右,而且這一段路中間沒城市。
距石窟最近的旗政府,所在地烏蘭鎮也有一百多公裡。
開始時路況還行,基本都是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