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夜宿“小方盤城”(1 / 2)

科考隊在西夏王陵待了有一周左右時間,就將這裡的考古工作移交給地方。

馮辰和科考隊補給完畢之後,又繼續踏上行程一路向西!

這一次整個科考隊連續行駛的幾百公裡,一直到了肅州才停下腳步。

當馮辰他們車隊到達肅州駐軍這裡,不說人了就連汽車都快趴窩了。

在肅州這裡光是保養車輛,就用了兩天時間。

在此期間馮辰協調地方駐軍,將他們送到了這附近的文勝古跡遺址看了看。

肅州這個從古至今,在西北都是相當重要的城市!

上古時肅州為羌戎所居地,先秦時肅州稱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

秦時的統治範圍尚未到達肅州一帶,占據肅州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

西漢建立後,肅州、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製,稱匈奴右地。

元狩二年(前121年)夏,漢武帝發動第二次河西戰役。

河西地區自此納入西漢王朝統治範圍,置武威郡、肅州郡,郡駐祿福縣。

與之後設立的張掖郡、敦煌郡合稱“河西四郡”。

但真正讓肅州名揚天下的,還是那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嫖姚’而得名!

相傳這裡名字的由來,據說是漢武帝在霍去病打下這座城池後,賜了他一壇美酒給霍去病。

霍去病卻要跟將士們,一起慶賀戰事勝利!

所以他沒有獨自飲用這壇美酒,而是將這壇酒倒入泉水中,與戰士們共飲而得名。

而這個故事是從《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中得出...

肅州這裡的水源還是挺豐富的,境內河流分為疏勒河、黑河、哈爾騰河三大水係,均發源於南山冰川積雪區。

馮辰他們難得又在駐軍這裡,好好的洗了一個熱水澡。

馮辰擔心車隊進入‘死亡之海’後會斷水,還特意偷偷在空間裡弄了幾大桶水。

當車輛都維修保養結束,又在肅州補給好物資之後。

科考隊就向下一個目標~玉門關繼續前進...

在我國的曆史上有兩座玉門關,分彆是西漢時期的玉門關,和隋唐時期的玉門關。

西漢時期的玉門關,位於敦煌西北80公裡的戈壁灘上。

這座關隘始建於漢武帝時期,因從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

而隋唐時期的玉門關,卻位於瓜州晉昌縣北。

即今天安西縣城東50公裡處的,疏勒河岸雙塔堡附近。

這座關隘南北長約160米,東西長約155米,東、西開門,周圍有護城河。

隋唐時期的玉門關是漢代關址,以東約200公裡的地方。

玉門關在曆史上,經曆了多次遷移。

這些變化反映了不同曆史時期,政治、軍事形勢的變化,以及絲綢之路貿易路線的調整。

不過國人對玉門關印象比較深刻,還是因為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一詩~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還有就是前世馮辰在網絡上,看的那部叫《西出鈺門》的電視劇了。

不過那部劇火不火馮辰不太清楚,但是這部劇裡的插曲《鈺門關》,在短視頻裡倒是挺火的!

而那這部《西出鈺門》網劇裡的玉門關,說的就是敦煌西北的玉門關。

下午車隊抵達‘小方盤城’,做最後進入‘死亡之海’的準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