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事、經濟和文化等領域,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然而,由於毗鄰我國和寮國邊境,安南黎孫集團擔心我國軍隊,會借道寮國攻打其西北邊境地區。
因此在Lao街駐紮了約1000人的軍隊,負責保衛柑塘市346師西北側的安全。
對我國軍隊而言,Lao街是攻打安南第二軍區主力的重要支撐點,必須占領。
Lao街市區中心有當年高盧殖民者,於20世紀初建造的永久工事。
北猴子成立後,在我國人民的幫助下,加固了市區裡的作戰工事。
黎孫集團憑借Lao街市內,密如蟻穴的永久工事。
將這裡改造成為侵略我們,這個‘老大哥’的橋頭堡。
盤踞在Lao街的南猴軍頻頻,向我國境內開槍開炮,或者越界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Lao街市盤踞著安南黃連山省,軍事指揮部直屬的步兵254團1營、老街獨立營。
黃連山省特工大隊老街特工分隊(排級)、老街市自衛隊(連級)、57戰防炮排,總人數約1000人。
安南Lao街地區的1000多人部隊,雖來自不同單位和民兵組織。
但他們都曾經參加過抗M戰爭,因此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
幾乎每個人都精通多種輕重武器的使用,不僅能勝任炮手和狙擊手,還能擔任炮兵觀察員。
南猴軍在Lao街地區依托地勢優勢,試圖阻擋我軍的進攻。
他們由254團1營統領全體部隊,該營約有400人。
負責在Lao街西側的小曹地區設立防禦陣地,以22號和25號高地為核心。
在戰前南猴軍254團1營,征用大量民眾。
在Lao街市區和北郊的戰略製高點,修築了大量的塹壕和永久掩蔽部,還設置了大量A字形火力點。
此外,他們在紅河和南溪河邊架設了3道鐵絲網,塹壕前沿還埋設了大量的反步兵地雷。
這些作戰工事通過交通壕,與高盧人遺留的永久坑道相連。
Lao街市區東側,有一座約100米高的山包。
內部有長達550米的,水泥鋼筋結構地下坑道。
還分為上、中、下三層,總建築麵積達1500平方米,地表上還設有十餘座暗堡,形成了堅固的陣地。
人們稱之為“炮台山”~
而這個炮台山就是Lao街市,最核心的防禦工事。
這座高盧人修的防禦工事被譽為東方的馬奇諾,號稱“永遠攻不破的堡壘”。
當年的小鬼子來到這裡後,動用一個旅團的兵力。
用大炮狂轟了45天,依然紋絲未動,隻能無功而返。
普通的大炮打在上麵隻留下一個小白點,前世我軍用了近百炮彈,卻炸不塌一個射擊口。
而藏在裡麵的南猴軍不光自信滿滿,更是揚言要將這裡變成一個修羅場。
南猴軍的戰術配合可以說得到了,‘我們這個老大哥’師傅的真傳。
他們的‘叢林遊擊戰術’對麵M軍可謂是無往不利,但當他們對上了我軍。
我們可是這套打法祖師,其中利與弊早已心知肚明。
雙方的差距隻是在戰鬥經驗上,藍星華國也是承平已久。
也經曆了很多年的‘大風天’,戰略戰術上有些僵硬老化。
開戰之初沒少吃虧,後來隨著戰爭的持續才慢慢的發生轉變。
‘老虎就是老虎’稍微瞌睡了一會,這小猴子就想稱王稱霸。
可一旦‘老虎’醒了,小猴子的好運也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