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蘊靈養神 長生秘法(1 / 2)

終南山。

帝踏峰,慈航靜齋。

女子白衣似雪,麵紗輕舞,手持利劍,安安靜靜的站立,文靜如處子。她本來也就是處子,那雙腿紋絲合縫,風吹不進,雨打不濕,唯有裙角在擺動。

山風呼嘯,過耳如雷。

雙手合十的師太麵色嚴肅:“那血魔渾身赤紅,殺人不眨眼,屠戮三千人。宇文化及麾下士兵,已經損失殆儘。大船崩潰,屍體乾癟,像是被血魔吸乾鮮血。他本就是血魔,手段殘忍,妃萱下山之後,一切小心謹慎。”

師妃暄微微頷首,聲音清脆而柔弱,令人聽聞而憐惜:“師傅放心,徒兒好友無數,斷然不會出現意外。那血魔不出現就罷了,若是出現,徒兒定然號召好友,讓他們降妖除魔,維護天下蒼生。”

老師太聞言麵色緩和,帶上了笑容。主要是那個號召好友,讓她很是滿意,於是讚歎道:“妃萱已經學到我慈航靜齋的真正精髓,為師放心也。不過事不可為,不可莽撞。還有那魔教妖女,你也要小心防備一二。”

“是。”

“我且問你,我慈航劍典以何為主?”

“靜守虛無。”

“何為靜?”

“心無雜念。”

老尼姑嘴角含笑,微微搖頭:“你下山後,隻需安安靜靜的站著,安安靜靜的聽著,安安靜靜的看著,自然會有人琢磨你的心意,出頭為你做事。記住,謹言慎行,多說多錯,多做多錯。”

師妃暄目光茫然,卻又若有所思。

老尼姑接著笑道:“何為守?守身以靜,以身守誌。你心無雜念,超然凡塵,哪怕身處萬丈紅塵,花花世界,也不得動搖身心,所以,你要守護身心,二者不得有失。你心懷天下蒼生,為守護蒼生,舍身而去,也不遲疑,此乃守誌。記住,誌乃是根本。”

“所謂虛,更是簡單。你若能守住身心不丟,守護誌向所在,定然會感動蒼生萬民。到時候,你不需要做什麼,哪怕回歸山門,依舊能一言而動天下。你不在江湖,江湖處處都是你的身影。”

“所謂無,心無萬物,眾生平等。人與草木,無二也。”

師妃暄緊皺眉頭,雖然不解,卻不反駁。這跟她多年來修行的不一樣,她一直以為,隻需要心無雜念,守護心神,心魔全無就行了。可今日師傅說的話,卻讓她茫然。

老尼姑抿嘴一笑:“不懂沒有關係,你先下山,所見所聞,多看多想,慢慢的就會明白了。當年,為師也跟你一樣,懵懵懂懂,不知所措的下山。直到無數人追捧,為師才後知後覺,明悟靜守虛無的奧義。”

師妃暄再次點頭:“知道了師傅。”

老尼姑揮了揮手:“下山去吧,若是心中糾結,多多演練劍典,那些招式會給你指點。”

師妃暄滿懷迷茫的下山,走在山道上,她雙眼全是不知所措:“師傅讓我多多練功,可那些招式我早就練成,隻是沒有掌握精髓罷了。難道其中,竟然還有什麼奧妙不成?”

師妃暄走到半山腰,回頭看去,卻見師傅早就消失不見。

庵堂內。

老尼姑雙手合十,微微仰起頭看向頭頂。上方懸掛幾幅畫卷,畫卷上繪製著一白衣女子的形象,女子臉上帶著麵紗,看不到真容。可那一雙眸子,卻燦爛如星辰,令人看一眼,都不會忘卻。

畫卷上沒有運功路線,隻有幾個大字。

第一幅,寫著一個氣字,名為劍氣長江。

女子立在江邊,右手持劍揮舞,劍氣眾橫,如同大江大河,煌煌天威不可阻擋。

老尼姑看著這一幅畫,目光滄桑,像是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孤身一人行走江湖,仗劍行俠仗義的畫麵。她忍不住嘴角一勾,露出一絲少女般的矜持來。

第二幅畫,寫著一個主字,名為劍主天地。女子一身白衣,麵紗去除,五官精致,白衣卻沾染塵土。她持劍而立,衣衫肮臟而不失美麗。她抿嘴一笑,精致的臉蛋令人沉醉。她雙眼明亮如日月,令人不敢對視。

老尼姑嘴角勾起,像是想起年輕時候,因為實力不濟,被魔門追殺,最後碰到一個傻小子,自己隻是輕輕一笑,對方就頭腦發熱的為自己舍生忘死的畫麵。

那人死了,而她卻領悟了心有靈犀,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做慈航劍典。

那時候的她,一顰一笑,讓眾生沉醉。微微皺眉,不知多少人為他分憂解難。

老尼姑啞然失笑,目光恢複平靜,看向了第三畫卷。

這畫卷,寫著一個靈字,名為劍靈寰宇。上方的女子依舊白衣似雪,乾乾淨淨,嘴角含笑,眉宇間帶著慈悲之色。她那雙宛若日月的眸子,卻顯得黯淡無光,偏偏又靈性十足,令人看一眼,就忍不住心痛,忍不住體會到對方心中為蒼生不得解脫的悲痛之情。

再一副畫卷,寫著一個神字,名為劍神無我。白衣女子手持利劍,依舊嘴角含笑,站在深山綠林之間,目光看去,江湖就在眼前。正所謂,人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是她的傳說。她隻需要一言,搶著辦事的人數之不清。

老尼姑忽然麵色緊繃,眼神失落看向了最後一幅圖。

這一幅,寫著心字,名為劍心通明。畫卷中,女子目光澄淨,不然雜物,像是看破世間萬物。

老尼姑喃喃自語:“我的心是什麼?明明早就領悟了心有靈犀,為何偏偏感悟不到劍心通明?那死關,難道真的要死一趟才行嗎?”

老尼姑目光惆悵,慈航靜齋的武功很簡單,隻需要符合心境修為,進步很快,招式很快就能掌握,內力也水到渠成之後,就可以順勢突破先天。

因為她們曆代傳人,要求的心境修為都一模一樣。

可是招式好練,內力好積累,唯有這心境不好打磨。老尼姑年輕時候,就機緣巧合突破心有靈犀,一顰一笑,惹人喜怒交加,為她患得患失。可幾十年下來,那更進一步的劍心通明,卻依舊沒有感悟到。

更彆說更進一步的死關了。

武功難練,尼姑歎息:“哎,隻希望妃萱能真正的找到劍心通明吧。”

她轉身離開庵堂,寄托希望在師妃暄身上。師妃暄小小年紀,早就獲得了心有靈犀的能力。劍心通明,也已經有些感悟。說不定此次下山,就能直接突破也說不定。

老尼姑從庵堂門口離去,忽然一陣風吹來,懸掛的畫卷嘩啦啦作響,來回搖晃。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