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榮軍院的擴張提級,各職能部門也多了起來,院裡成立了宣傳科,有了廣播站,保衛隊也單獨成立了保衛科,後勤人員也多了不少,更不用說醫生和護士了。
而傷殘軍人加工廠,隨著誌司後勤給的羊腸線和紅星傷藥訂單量增加,凍瘡膏這款產品的投入生產,人員也是要增加不少。原來榮軍院的300多傷員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已經安排了特殊的工作崗位。
加工廠的領導采取的是二拖一的辦法,二個正常工人搭配一個傷殘軍人,這裡的搭配不是指要分擔工作量,傷殘軍人安排的崗位都是特殊的工位,在這種特殊工位上,並不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
二拖一指在工廠期間,負責照應傷殘軍人的行動,比如休息時間要喝水,上廁所之類,或者有特殊情況要脫崗時,傷殘軍人需要適當地做一些照應。兩個正常工人負責一個,既不耽誤工作,又有個輪換,很是合適。
加工廠的領導班子也總結出了一套針對不同傷殘軍人的工作崗位安排方法,大體上就分為二類,一類是雙手齊全的,一類是雙腳齊全的,工作崗位上各有側重。
最近加工廠的領導還從部隊那接了一批急救包的訂單,他們要趁著誌司後勤安排的專家組還在廠子裡,大乾快上,爭取多建立幾種產品的生產線。
榮軍院後麵還有很多傷員要進來,以後傷殘軍人可還不少,加工廠現在才安排了一百多個傷殘軍人崗位,就目前的規模哪裡夠。加工廠最後的目標是要滿足榮軍院50的傷殘軍人工作崗位的。
院裡人一多,事也就雜了,但這些都是當領導的要操心的,還輪不到王鵬飛頭疼,他還是負責原來的那棟病房。
這裡最初的300多傷員,和負責照顧他們的醫生護士,才是榮軍院的基本盤,他們是建立模範榮軍院的基礎。生活自理的模範標兵和傷殘軍人工作榜樣都來自這裡。
現在基本盤裡也出現了新的動向,隨著一大批或是雙手齊全,或是雙腳齊全的傷殘軍人安排了工作崗位,一些戰士更有動力去克服困難,努力進行恢複訓練了。
但是還是有一批傷員,估計最後也無法安排到工廠進行工作的。這些傷員,有的隻有一隻手,有的隻有一隻腳,還有的四肢全截肢了的,這部分人中還有少數伴有失明,失聰,失聲的問題。
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最差的,現在生活自理的榜樣都沒有,他們以後怎麼辦,他們能做什麼?現在他們就處在焦慮當中。
李院長把這個工作交給了王鵬飛,不交給他怎麼行,院裡開了幾次會,討論來討論去,誰都沒轍。沒辦法,李院長決定交給王鵬飛,逼一逼他,限時一個月,無論如何都要想出辦法。
能者多勞,是這時代的特點,誰讓他年紀小,腦子活,點子多?
王鵬飛知道,這些傷員的生活自理不容易,要慢慢花時間才能摸索出來,花的時間恐怕要以年來論。現在重要的是解決他們能乾什麼的問題,樹立那麼幾個榜樣,隻要有了榜樣,那麼信心就有了,事情更好做了,左右不過是花時間的問題。
王鵬飛讓東方思英幫忙再做下調查,這批傷員中,哪些人有文化,哪些人會唱歌,哪些人能說會道,除些之外他們都會什麼,彆管會什麼,哪怕會幾種方言,學個鳥叫都給寫上。
這一調查,彆說,還真讓他找到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