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朝堂話語權之爭(2 / 2)

為了能滿足母後的揮霍無度,本朝皇帝在登基後第三年,頒布了一道旨意。

商賈之家,隻要“納稅”到一定程度,家中子弟就可以獲得考學的資格。

並且這個納稅還是階梯式的,舉個例子,一年納稅五千兩,家中可有一名子弟考學。

如果納稅超過一萬兩,則名額增加為兩個。

以此類推。

此旨意頒布後,惹來了天下讀書人的強烈反對,但皇帝可不管這些,反對歸反對,旨意是一定要貫徹下去。

讀書人大怒,聯起手來妄圖對抗皇權,拒絕參加來年的科舉考試。

皇帝得知後,直接把科舉考試的時間改了!

以往縣試,是從二月份開始,府試在五月份,院試在七月份。

這套流程是三年兩考。

八月開始,是鄉試、省試、殿試,這個是三年一考。

讀書人拒絕參加科舉後,皇帝就把縣試的時間,從二月份挪到了九月份,也就是秋收後,徭役前。

這麼設置的原因非常簡單,凡是不參加科舉考試的,直接抓去參加徭役!

參加了科舉又落榜的,也當場抓走參加徭役。

並且都是最為繁重的力役!

如此一改,商賈的孩子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因為他們有錢,即便落榜了,塞錢也能免除徭役。

而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學生,則是叫苦連天。

他們的身子骨脆的很,根本扛不住力役的摧殘。

短短兩年,死在力役上的讀書人,就超過了四位數。

但皇帝老兒的小金庫,卻裝滿了從商賈手中收來的金銀,坊間有閒人粗算過,這兩年皇帝的小金庫,至少進賬百萬兩!

在這麼大的利益麵前,讀書人死了也就死了嘛。

再說了,商賈的孩子,也不全都是酒囊飯袋之輩,通過科考進入朝堂、進入官場的孩子,也有很多非常優秀。

讀書人一看,不能再硬抗了,否則以後天下就成了商賈的天下。

清清白白的人世間,怎能被銅臭之氣玷汙!

於是這些讀書人,再度撿起了書本,勢要把天下,從商賈的手中搶回來。

讀書人發起狠來,確實要比商賈之家的孩子厲害,幾年後,朝堂上出身商賈之家的官員數量,隻有巔峰期的三成左右。

文人們再度奪回話語權後,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給皇帝當年的旨意“打補丁”。

商賈的孩子可以參加考試,但從此之後不許沾染任何生意。

一旦被發現,永久取消考學的資格。

而獲得了功名的讀書人,同樣不許做買賣,被發現後,也會取消考學資格,嚴重的甚至會取消所有功名。

這個補丁發布後,朝堂上就開始了永無休止的鬥爭。

代表商賈利益的官員,跟代表文人利益的官員,互相攻擊,互相拆台,而皇帝端坐龍椅,隻要不影響他撈錢加孝順太後,兩派官員吵成什麼樣,他都不關心。

甚至皇帝還巴不得官員們鬥爭,因為臣子忙著內鬥,就不會來鬥他這個皇帝了,他也可以通過兩派的爭鬥,穩固自己的皇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