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能在楚國入朝為官,便有旁人難及的本事,本相聽聞你在夏國曾任吏部侍郎,能在兩國遊刃有餘,豈是泛泛之輩,因此你再如何自謙本相也是不信的。」
徐則安沉默了一會兒後才說道:「下官保證現在對楚國沒有異心。」
「那就是從前有。」
「未曾踏足楚國之前,下官以為楚國不如夏國,也曾動過念想將來可以再回夏國,但來到楚國看到這一切,下官知道那些都不過是奢望,不曾再動過其他念想。」
見徐則安終於開始坦誠說話,孟隱便也開門見山道:「陛下如今愛重你,有些事想必不願你去做,本相希望你可以主動幫助陛下早日奪得夏國。」
「丞相大人希望我做什麽?我在夏國也隻是區區一個二品官,如今更是和親出去的公子,無人在意下官死活。」
「你和親楚國那日與夏國長公主成親了,本相聽聞你在杭州身死時那位長公主為你瘋魔了一般,這樣的深情豈會是無人在意呢。」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讓我利用長公主。」
「長公主隻是其中的一環,本相希望你讓長公主慫恿祁王謀反,隻要祁王反,夏國必亂,到那時便是最好的時機,夏國皇帝為了保住皇位便無暇顧及楚國。」
孟隱之後又說了許多。
徐則安這才發現,孟隱簡直對夏國皇室了如指掌。
他怎麽會知道這麽多的?
孟隱知道蕭姿儀與蕭瑾關係好,兩人都和皇帝關係不好,祁王謀反的事連他都不曾想到,還是前幾日從蕭姿儀的話裡有所猜測,結果孟隱像是早就知道蕭瑾有此心思一樣。
孟隱繼續道:「隻要長公主能在這其中幫上忙,到時候她便不必死,否則身為夏國皇室,她必死無疑。」
「丞相大人就如此自信夏國會敗給楚國嗎。」
「楚國遲遲未動不是懼怕夏國,是要將損失縮小,未免邊族趁機作亂,否則在你來之前陛下就動兵了。」
「徐則安,認清現實吧,夏國已經不是當年的夏國了,本相是看著它從一個龐然大物一步一步淪為今日這般的,若是當年岐山王尚在......可惜。」
孟隱少年入仕,曆經三朝,從前楚國是那般懼怕夏國,懼怕岐山王的鐵騎會踏破邊境,誰知夏國君王如此昏庸,容不下功臣。
哪怕是身為楚國人的孟隱都知道岐山王不可能謀反,否則他當時在邊境就可以反了,何至於等到那時。
徐則安一言不發,孟隱倒也沒有逼迫的意思,隻是神色淡淡地說道:「本相與你說也是給你一個在楚國立功的機會,若你實在不願,那便算了,陛下也不願逼迫你,她早前與本相說過,她不忍讓你如此。」
徐則安抬起眼望著他說道:「丞相大人,楚國將來會統一天下,對此我可以認命,但是覆滅夏國之事,不能出自我手,要立功以後有的是機會,但讓我踏著夏國人的屍骨往上走,我做不到。」
徐則安這樣說一方麵是出於良心,一方麵他也知道,他若是今日可以為了楚國背叛夏國,將來也可以為了其他利益背叛楚國,這樣的人誰敢用。
讓他去利用蕭姿儀,他也做不到。
如果蕭姿儀和他的家人知道自己為了楚國的利益不擇手段,他也沒有臉麵再去麵對她們。
孟隱有些遺憾徐則安沒有接受他的提議,又覺得理應如此,至少徐則安守住了君子的底線,他對徐則安倒是生出了幾分欣賞之意。
孟隱並不生氣,反倒笑了起來:「你和我想像中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