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顏和冷鶴望著徐則安眼中也都是滿滿的欣賞,她們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徐則安寫的內容會被人嘲笑,畢竟徐則安不是那等毫無才華就敢上去顯眼的人。
再者夏國以文治國,連夏國人都對徐則安如此推崇,說明他自然有這個底氣,有這個本事。
徐則安寫累了之後便放下筆喝了口水。
眾人還以為他寫完了要上前去瞧,徐則安提筆又繼續寫,他們又隻能坐了回去。
徐則安已經將他們的胃口徹底吊了起來,孟隱坐在上首也是極為好奇,他吩咐身邊的人去瞧了幾眼前來彙報。
那人笑著點點頭,孟隱眼中興味更甚。
等徐則安徹底寫完放下筆之後,他身邊的女婢便將那首長長的《洛神賦》呈了上去。
第一個看的人自然是孟隱。
徐則安將《洛神賦》中時間和人名稍有改動,夏國確實有洛川這個地方,楚國人對此並不清楚,自然不會多做計較。
孟隱也並不在意那些,因為這篇賦精彩的地方在於美人。
隻見孟隱看了一遍後又將那段他極為喜愛之處念了出來。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孟隱念的時候下麵無人說話,隻能聽到他蒼老醇厚的聲音,比美酒還要讓人沉醉,皆因這描述的美人引人心折,心馳神往。
孟隱念了一段後,眾人大為驚歎。
孟隱笑著將這篇賦拿下去給眾人傳閱,又將徐則安叫至身前說話。
看過《洛神賦》之後下麵那些之前對徐則安略帶嘲諷和不服的大臣都徹底心悅誠服。
在短時間內能作出一篇這樣的佳賦怎麽不是詩仙呢?
夏國人說的沒錯啊,這詩仙的名就是隻有徐則安才能用,其他人配不上,除非你有那等才華可以越過徐則安去,否則夏國人這話便不算誇大之詞。
再看這篇賦的內容,這樣的文采,試問楚國誰能比之?
眾人皆自慚形穢。
「夏國不愧是以文治國的國家,徐則安這樣的才華也就夏國才能培養出來,放在楚國是萬萬不能的。」
「我從前以為他們對徐則安的誇讚皆是誇大之詞,沒想到今日一見,真是讓人自慚形穢啊。」
「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麵我們還有許多要向夏國學習的。」
「聽聞徐則安師承顧景文,他的弟子果然不一般。」
「孟丞相培養了那麽多學生,竟都不及徐則安半分。」
「孟三公子那樣的文采放在徐則安麵前都不夠看的,你說這些不是白說。」
「此等文采,在我楚國做坐師都做得。」
.....
有人對徐則安的賦愛不釋手,看了又看,賞了又賞。
看得懂的人對徐則安誇了又誇,讚了又讚。
看不懂的幾個武將隻能好奇撓頭。
「他很厲害嗎?」
「他比孟清衍厲害嗎?」
「他寫的美人有多美?」
「他這詩可以和咱們楚國的誰比?」
他們問來問去,最後得到的答案是:「無人能比。」
徐則安再次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