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六月,美利堅第一輛自主汽車問世。
誰也不知道這輛售價3800美元,用四個輪子跑在路上的怪物代表著什麼,雖然1886年世界上便有了第一台汽車,可因為技術原因並沒有成熟的汽車推廣而出。
這是一個新興市場,前途遠大。
1892年,林耀的汽車公司在三年內,累計銷售出1600輛大眾t型轎車。
總收入608萬美元,公司盈利180萬美元。
林耀一躍成為新晉百萬富翁,風頭與他的t型轎車一樣一時無二。
三年的基礎規劃之後,汽車得到了普通人的認可。
人們開始接受這種新事物,富豪也以有一輛汽車為榮。
問題隨後便來了,3800美元的售價,彆說普通人了,就是中產階級都消費不起。
以林耀家之前的情況為例,他家在石頭鎮內算是比較富裕的,可他們家的總資產也就是8000美元,根本不可能拿出3800美元購買這個大玩具。
同理,石頭鎮恐怕一個小鎮,都沒人舍得掏這份錢,也隻有那些擁有十數萬,乃至於數十萬美元的大富翁,才有閒情逸致購買一輛汽車玩玩。
這也代表著,如果不能降低汽車的售價,汽車終究是少數人的寵物,銷量永遠不會讓人滿意。
為此,林耀開始推行流水線工作法,將汽車的每一項製作工藝,簡化為一個人負責一項。
製作車輪的就製作車輪,製作車門的就製作車門,最後再將汽車組裝起來。
這樣極大的提高了效率,將汽車售價壓縮在了2600美元。
林耀依然不滿足,福特汽車在1914年前後,將汽車售價壓縮在了350美元,使汽車成為了中產家庭也可以幻想的存在。
低廉的價格,完美的工藝,使得曆史上的福特t型汽車,達成了1500萬輛恐怖銷量。
林耀也希望如此,隻是目前的內燃機價格居高不下,光是一台內燃機就售價1200美元,也使得汽車的價格根本難以降低。
這是成本問題。
內燃機還是個新鮮玩意,沒有工廠大規模生產,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林耀於是投資80萬美元,開設了配套的內燃機製作工廠。
此舉效果顯著,一台內燃機的成本僅在150美元,直接造成了林耀的大降價。
一次性將大眾t型轎車,從2600美元降低到了1800美元。
此外,林耀還通過競標的方式,選取了能為他提供更便宜木材與鋼鐵的公司,並簡化了一些不必要的汽車設施。
終於在1895年前後,大眾t型轎車的售價,被鎖定在了1200美元。
這個價格,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難以有大的變化,想要製作出福特公司在1914年製作出的成本僅為350美元的汽車,現階段從技術層次上來說並不現實。
1905年,大眾t型轎車累計銷量120萬輛,林耀成為新時代的財富代名詞,淨資產高達6億美元。
1908年,大眾卡車推出市場,為陸路運輸添磚加瓦。
1912年,大眾軍工公司掛牌,生產一種名為獵豹坦克的裝甲車。
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坦克與卡車的訂單從歐洲雨點般撒來。
1915年,林耀取代洛克菲勒,以17億美元的淨資產,正式成為世界首富。
受戰爭影響,市場低迷。
此時的17美元,相當於後世3400億美元。
1970年,妻妾成群的林耀,已經是一位年歲過百的老人。
他有三位妻子,紅顏知己無數,他所在的史蒂芬家族,成為了控製著世界的存在。
1972年,林耀於風雨中病逝,安詳的逝世於聖瑪麗醫院。
時代,仿佛還存有他的呐喊。
你看到了嗎,安德魯卡內基?
你看到了嗎,約翰洛克菲勒?
你看到了嗎,皮爾龐特摩根?
資本是一場盛宴,而這就是宣戰!!
ps:美利堅這一篇大家不喜歡,老龍還是快點完結吧,明天開啟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