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應辛的話。
朱允熥頓時不由呼吸一滯,心臟跳動都快了幾分:不僅有直係後人,同時還有其他匠人!?
這已經完全超出了朱允熥的預期。
但轉念一想。
他又覺得此事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王禎作為一個農學家丶機械設計製造家,一生之中不僅對農業生產丶農業器械進行了多方麵的創新探究,還作為縣尹將這些農業研究普及到當地,又著書,創新活字印刷等等……
這麽多事情顯然不可能隻靠他一個人。
就像現代雜交水稻的研究丶愛迪生的燈泡試驗……大眾所知曉的名字或許隻是袁爺爺丶愛迪生。
可實際上,這些事情都離不開他們手底下的研究者丶科學家一起進行成千上萬次的試驗。
「把他們全叫過來!」朱允熥直接吩咐道。
朱允熥激動,王應辛同樣激動——這顯然是有意要把先祖父的著作發揚推廣起來!否則當今陛下為何指定要他們這一批人?
當然,他心中猜到了用意,麵上卻不敢表現出來。
而是試探著問道:「陛下有命,草民自然無有不從,隻是不知……陛下召見草民等一脈族人,不知有何吩咐?若能得陛下透露一二,草民便好按著吩咐辦事。」
帝王的心思。
不可妄自揣測。
這件事情隻能從陛下口中說出,而不能由他來說。
王應辛的年歲不算小,又能在王禎一脈後人及諸多匠人之中,擔任話事人,自不缺人情世故。
「朕要在宮內格外建立一處大明工業司,朕觀你處事有度,有意命你任工業司掌印。」
朱允熥沒時間賣關子。
直接言簡意賅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令祖父王先生的著作之中,有提到一樣名為『水力紡紗機』的器械,朕十分感興趣,還有他創造的木活字丶轉輪排字盤,朕也有意推廣。」
「此外,王先生的著書之中,對大明皇朝各處風土特點丶氣節差異,農業生產時宜差異,都有全麵的分析研究。」
「朕也調查過,王先生曾任縣尹的旌德縣一帶,農業水平丶作物產量較之其他地區,有明顯提升。」
「若這些理論能全國推廣,當能惠澤大明百姓。」
「這些事情由你們來做,是最合適不過的。」
說罷,朱允熥以指腹輕輕敲了敲桌麵。
麵色之中也隱現出一抹激動之意。
他手頭上的番薯就算以他所能做到的條件,不間斷地進行翻番,從現在到有足夠的種苗,再到往下推廣種植,這個時間少則數年,多則上十年。
想要提升大明的人口,減少死亡率。
就得在當前的農業基礎上下功夫。
而當他的話音落下。
之前一直有禮有節,進退有度的王應辛竟是微微愣住了,這讓乾清宮內陷入了一片沉寂。
王應辛張著嘴詫異地看著朱允熥,甚至有些失態。
他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