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師父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而張三豐開創的武當又與峨眉兩地相隔千裡。說到底,不也是逃避本心的行為?
師父四十五歲。
師父帶著她和昆侖三聖何足道來訪少林,與張三豐重逢。
分彆之時,她終於看到了那一直畏畏縮縮的男子拽住了師父的手腕,她以為師父等到了她想要的幸福,因為她親耳聽到他說:“郭姑娘,你,這便走,我又該何去何從?”?
她以為師父會被感動,畢竟三十多年了。
可那時候的師父沒有回頭,隻是震開了他的手,悠悠開口,“天下之大,總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而我要去的地方,不該有你。”
師父向來是優柔寡斷的,可是麵對張三豐,卻是如此決絕。
想來,那時候的張三豐心就灰意冷了吧。他的未來,隻願陪在師父左右,而師父,卻不給他一絲一毫的機會……
兩人或許心知肚明,這一彆,可能真的就是陰陽相隔。所以,果真如此。
郭襄放不下神雕大俠,張三豐也始終在等著她。
而今。
不知張三豐在麵對已經故去的摯愛留下的峨眉派,心中,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