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身上的傷,根本就是為了救她祝英台,也沒見她上來看自己一眼,好大的脾氣!
反正約祝英台出去的是馬文才本人,並不是她納蘭若若所以她才沒功夫跟那女人出門,反而是有些頭痛的揉了揉眉心。
這馬文才對祝英台的執著還真是夠了,才三天,就把人家對他的嫌棄忘了個一乾二淨,還差點兒把命搭進去。
一想到那個祝英台納蘭若若就煩的不行,她閉上了眼睛,伸手撐著下巴,很快又像是沉睡了過去,一點兒沒有出門的意思。
因為她搞不明白這馬文才拚了命回來也要跟祝英台扯上關係是為了什麼?
就因為她比起一般女子作風大膽,就因為她比一般女子有追求,會女扮男裝去學堂懂得追求所愛,敢與世俗抗衡,而不是針線女紅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啞嫁麼?
想到這可能,納蘭若若也無語的很,馬家不是一般的門楣,馬文才上頭原本是又一個哥哥,可惜他哥哥卻是個紈絝,成年之後無惡不作終日花天酒地,後來據說是調戲當朝公主,被公主當街處斬。
好端端的一個兒子因為自己管教不嚴,最後被彆人管教還丟了性命,對馬榮升確實是一個打擊,所以對馬文才的管教萬分嚴厲,再加上馬文才曾經的師父師娘不知為何反目成仇,拿了他威脅師父,師父為了救他而死,死前一口鮮血噴在年幼的馬文才臉上,師娘隨後自儘。二人雙雙死在馬文才的眼前,給他的童年造成了極大的陰影。
師父師娘應該是年幼的馬文才心中極其重要的存在,可有一天,這對他萬分疼愛的師娘居然想要送他去見閻王……
也許因為這樣,才養成了他喜怒無常且又十分防備他人,戒心極強的性格。他甚至連自己的親生爹娘都存有戒心。
可是這所有的戒心在看到祝英台時,全部舍棄……
本書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