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然大感尷尬,這還是第一次有人找自己要簽名。
雖然不是給自己要,但是從一個五六十歲的前輩拿過簽名,確實讓他有一絲不太適應。
“這、我這還是第一次給彆人簽名,彆嫌我字醜哈。”
“哪的話,我那小孫子要是知道拿到的是您第一份簽名,可定得高興的上天了。這可是非常具有收藏價值了。”
“我這哪有啥收藏價值,又不是什麼名人,您就彆調侃我了。”周然認認真真的簽完自己的名字之後將筆記本還了回去。
吳院士一邊接過,一邊笑道:“可彆說,現在在年輕人裡,您的名字還挺有知名度的,一點都不比什麼明星差。那個詞叫什麼來著?”
“哦對,六邊形科學家,又是材料學又是核物理,還搞量子力學,晚上都紛紛猜測下一個會把黑手又伸向哪個領域。”
周然大汗,什麼六邊形科學家,還黑手,咋了,隻能研究六個領域的非酋?好歹整個八卦也行啊!
吐槽之後,吳院士帶著周然和趙局參觀了整個量子計算中心,根據吳院士介紹,單是這一座量子計算中心的運算能力,就已經比之前全國全部超算中心的總和還要高幾萬倍,從算量不足直接跨越到了遠遠過剩的地步。
不過根據周然估計,如果通用人工智能迭代完成並且向社會開放,整個量子中心的運算量應該會急速升高。
再加上肯定會有一些國外的來’蹭網‘,以及量子雲計算的普及和未來可能會因為量子雲而爆發的物聯網爆炸式增長,一座量子計算中心未必能夠滿足未來數年內的需求。
趙局拍胸脯表示:“怕啥!咱就是電多!資源多!到時候整他個十座八座!“
就在周然從量子計算中心回來的一星期後,係統突然彈出來一條提示。
【激活成就:掌控文明之手。全人類社會運行效率提高30%,文明團結度提高1%】
原來不是必須完成大的階段才會獲得成就。
這發現讓周然有些興奮,這一次應該是通用人工智能完成了第一次迭代,進入到可以使用的階段。
沒想到一下子提高了全社會30%的運行效率,這個增幅可以說是相當恐怖了。
這種對於全人類提升的全局效果周然還是非常心動的,如果能夠找到觸發成就的規律,能夠’刷成就‘成就的話,對於整個人類文明的提升都是非常巨大的。
隻不過想要找到規律,還需要再觸發幾次成就才行,現在隻能猜測是足夠影響全社會的某種機製的時候才有可能觸發。
但是常溫超導材料和可控核聚變都沒有觸發,這個猜測看起來似乎也不怎麼靠譜。
在通用人工智能進行深度學習和迭代的這段時間,周然在實驗室改裝了一台小型助手機器人。
其實就是給一台量子計算機裝上了輪子和機械臂,以及感知周圍所需要的大量傳感器。
然後直接通過端口連接到量子計算中心,再用量子雲的形式把通用人工智能外掛上去。
周然想看一下,就算這樣簡單拚湊出來的機器人,不對應該說帶胳膊的計算機,能不能完成一些實驗助手的工作。
也正好測試一下完成了第一次迭代的通用人工智能效果如何。
周然將作為腦袋的量子計算機打開之後,,又打開一個自己寫的一個簡陋的作為通用人工智能的‘窩’的調用小程序。
很快的,原本隻顯示一條直線的小程序就有了一些波動。
“您好,我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