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呀,這次你獨自一人帶著三個孩子前往濟南府,我這心裡始終感覺不踏實。
依我之見,倒不如讓老二陪著你們一同前往濟南,他年紀大一些也能幫你照顧孩子。
讓蓮兒和我去宣化府,我娘家雖然說不上很富裕,但也是商戶人家,不愁吃穿。”
“二姐,我這十幾年也積攢了一些私房錢,足夠我們娘四個吃喝不愁了。
估計老爺這次出征不會超過半年,咱們也隻是暫時分彆,就不用那麼麻煩了。
這三個孩子雖然都不讓人省心,可我……也舍不得他們離開身邊。”
三夫人劉氏雖然娘家在濟南府,可前幾年一場瘟疫,將父母和哥哥一家三口都帶走了,可以說現在已經沒有親人可以走動。
但她婉言謝絕了二夫人的好意,執意要帶著三個兒女一同遠行。
馬超對這種女人之間的事情並不關心,他的思緒一直在明國與民國之間穿梭,回顧與反思著中華民族的苦難曆史。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杼柚之空,經濟崩潰,億萬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軍隊因為缺乏糧草軍餉,士兵們畏敵怯戰,毫無鬥誌可言。
朝堂之上,各方勢力之間的鬥爭,也因為可分配資源的日益減少,而愈演愈烈。
大明帝國原本富饒遼闊的疆土上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眾多勢力為了爭奪利益,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角逐。
其後果便是土地荒蕪,餓殍遍野,數以千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
北方各地受到災禍的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欺壓,紛紛奮起反抗,聚眾起義,殺官造反之事屢見不鮮。
崇禎皇帝雖然在位僅僅十七年,便葬送了明太祖朱元璋曆經千辛萬苦,為子孫後代打造出來的堅固江山。
將億萬大明百姓,無情的推到了滿清的鐵騎之下,被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在滿清二百六十八年的鐵腕統治下,中華文化遭受篡改,無數鐵骨錚錚的民族義士被血腥屠殺。
自此之後,奴才文化與享樂思想便大行其道,中華民族自此一蹶不振,飽受列強侮辱蹂躪。
對外,他們那些大獨裁者們濫施恩惠,善惡不明,隻為乞求一個天朝上國的虛偽殊榮。
對內,他們對治下百姓卻是巧言令色,虛偽下作,橫征暴斂,貪婪無度。”
馬超想到此處,不由自主的緊緊握起了拳頭,心中湧起無儘的悲痛。
他感慨的回顧著華夏數千年悠久曆史,卻發現處處都彌漫著權力紛爭與利益掠奪,所引發的是一場場民族浩劫。
國家弱小,必會遭受欺淩;國政腐朽,則會給億萬百姓帶來無儘苦難。
在淞滬會戰的慘烈戰鬥中,數十萬英勇無畏的將士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與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展開生死搏鬥。
一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就令各方軍閥放下私利,招來百萬勇士,義無反顧的投入到淞滬戰場這台絞肉機中。
僅僅過去了短短六十五天,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就發生了,無比寶貴的空軍力量消耗殆儘。
曆經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海軍全軍覆沒,甚至連最為先進的德係師也所剩無幾。
昨天那些還精神抖擻,昂首挺胸邁入戰場的兄弟部隊,轉瞬間便傷亡慘重。
次日卻隻能心懷遺憾,流著悲痛欲絕的淚水,萬般無奈的相互攙扶著撤出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