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估計在實戰中,三名士兵進行輪動射擊,每杆燧發槍至少可以射擊二十次以上。
這樣的測試數據,已經讓馬超感到很滿意了,因為在一個點上能進行六十次以上的輪射,就應該可以結束一場戰鬥了。
等到槍管再次自然冷卻後,馬超才指示趙大龍,每一次射擊中,繼續增加第一次填藥量的五分之一。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燧發槍被再次安置在板凳上,由趙大龍填裝,馬強拉動麻繩射擊。
當火藥劑量增加到三勺半的時候,那支嶄新的燧發槍終於不堪重負。
火藥爆炸所產生的巨大力量,瞬間就衝破了槍管的束縛,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
燧發槍瞬間就變得麵目全非,碎片四處飛濺,仿佛是一場絢爛而又危險的煙花表演。
馬超在親眼目睹這一幕後,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驚慌失措。
相反,他麵帶滿足的笑容,將所有的試射數據仔細的記錄在紙上。
此時此刻,他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因為這支燧發槍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威力,令他非常滿意。
因為兩勺半的火藥安全填裝量,已經足可以在一百二十步外,射穿建奴兵身上的雙層重甲了。
與這一時代最強的弓弩相比較,絕對不會落下風,而弓箭手很難培養,也無法連續發射箭矢。
這些缺陷對火槍兵來說,就根本不是個事,甚至抬高槍口還可以進行更遠距離的拋射。
馬超見三人都是滿臉惋惜之情,就笑著安慰道:
“你們不必為此感到難過,雖然損失了一把槍,但我們卻獲得了寶貴的實驗數據。
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就能更好的保障無數支燧發槍的安全。
在戰場上,這些數據不僅能殺敵無數,更能保護士兵們免受槍支故障帶來的威脅。
所以說,這點小小的損失根本算不了什麼,而且這種實驗還要一直進行下去。”
“五弟,已經實驗過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實驗?”馬強一臉肉痛的問道。
“一支槍的實驗結果,並不能代表每一批次的槍支質量,所以才要按比例一直實驗下去。”
馬朝解釋完,又對趙大龍繼續說道:
“趙師傅,今天的各項試射數據我都很滿意,你回去組織人力投入生產吧!
白天可能不太安全,那就等天黑以後再悄悄進行。”
趙大龍聽聞此言,當即就高興的回應道:
“沒問題,今晚我就召集工匠們開始生產,也會把刺刀和背帶的問題解決。”
他的語氣堅定且充滿信心,似乎對接下來的工作充滿期待。
“製造火槍這件事情,也不必著急忙慌的去做,反正咱們一年半載還用不上這玩意兒。
先重點培養一批工匠骨乾,把製造出來的燧發槍,用油脂塗抹後包裹起來,防止受潮生鏽。”
“五公子,您一直在讓我們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大家都一直記在心中!
隻是這火藥……您看是不是應該儘可能多的儲備一些?”
馬超心生疑惑的看向王先生,似乎對他的這個提議並不認同,反問道:
“火藥對存儲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而且還很容易受潮。
再說,咱們目前也沒有必要大量儲備火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