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前往安山(1 / 2)

周圍看熱鬨的百姓,見到征兵官對這位少年十分恭維,猜想這位少年必定是人民軍中的大人物,於是紛紛向馬超投去了善意的微笑。

馬超也同樣向周圍的人報以微笑,然後端詳起了竹牌上的字跡:

“杜英傑,十八歲,安民山鎮杜家村漁民,三口人。

崇禎五年十二月入伍,人民軍第二師一團刀盾兵。”

“孔團長,你如何判斷他講述的是否屬實?”

“報告校長,各團會在新訓期間派人去查詢,如有虛假或者是劣跡者嚴懲不貸。”

孔令久那中氣十足的回答,讓馬超感覺很滿意,卻讓等待報名入伍的人群騷動了起來。

人們彼此相互告誡,千萬不要在回答提問中弄虛作假。

馬超滿意的將竹牌放入一團的大竹筒中,然後仔細查看了一下其他三個團的竹筒,發現裡麵已經大約有了三十多個竹牌。

他接著又望向排隊等待報名參軍的人群,大致估算了一下人數,約摸還有一百多人。

看到這個情況,馬超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並拍了拍孔令久的肩膀說道:

“做得非常好,隻要擁有了這些優秀的士兵,人民軍就能在未來創造出輝煌的戰績。

你還可以從中挑選一些年紀較小的學員,將他們送入馬家村的黃埔學校,接受更深入的政治教育和軍事培訓。”

聽到馬超的指示,徐小虎立刻挺直身體,回答道:

“請校長放心,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

就在這時,原本在一旁看熱鬨的百姓中,有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目光敏銳的掃視四周,然後毫不猶豫的邁步擠出人群,匆匆離去。

這些人心如明鏡,知道再不抓緊時間把自己年少的孩子送過來,一旦其他人也意識到這一點,恐怕就為時已晚。

對他們而言,參加人民軍或許是能讓孩子擺脫饑餓,過上溫飽生活的不二之選。

因此,他們必須要分秒必爭,搶在其他人之前,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這裡來。

誰家的父母不想望子成龍?可誰又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女卷入戰爭的漩渦?

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亂世裡,他們卻彆無選擇。麵對如此殘酷的生存狀況,他們隻能無奈的做出這個抉擇。

馬超離開縣衙門口的征兵處後,就急匆匆趕往了東平洲兵營。他要實地考察,看看兵營裡的環境是否適合新兵的集訓。

正在兵營組織訓練的趙大龍見到馬超,立刻就下達了全體立正的口令,停止了訓練。

“五公子,您怎麼來了?”

馬超指著訓練場中的一百餘人,轉頭向趙大龍問道:

“我在縣衙裡閒來無事,便想在這城中走一走看一看。

這些人可是人民軍新招募來的士兵麼?”

趙大龍頷首回應道:“沒錯,這些人裡有一部分是原城中的弓箭手。

他們也都是出自貧苦家庭,若是返家,就隻能和家人一起挨餓受凍。

當他們得知人民軍征兵條件後,有五十一人自願投身人民軍隊,跟著咱們一同鬨革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