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孩子們的生死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本人要亡我華夏,斷我文化,滅我種姓。
廬山講話中已經說得很清楚明白了,唯有發動整個應戰計劃,傾儘全民族的力量,去努力爭取最後的勝利,以此來保障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生存。
如果真的到了最後緊要的關頭,那就隻有拚儘全民族的生命,才能夠求得國家的生存……
唯有懷著‘犧牲到底’的堅定決心,才能夠最終博得勝利。
倘若我們一直彷徨不定,隻想著苟且偷安,那麼就會讓我們的民族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正所謂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這場戰爭隻能是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
一時間,房屋中的氣氛瞬間就變得無比壓抑,安靜得隻剩下了朱母那低低的哽咽聲。
朱雨嫣看著低頭不語的父親,她心裡很清楚,父親這是舍不得自己,不想讓自己在他的眼前遭受到任何苦難和危險。
“爸,事已至此,您就讓我加入南京醫務隊吧?
讓我用所學的知識,去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而戰鬥。如果我們大家都不想自己去犧牲流血,那麼等日本人真的打過來了,我們就會再度麵臨滿清時期的剃頭令、十殺令和文字獄。
在那種血雨腥風中,我們朱家又怎麼可能會安然無恙、苟且偷生呢?”
朱雨嫣目光堅定的看著父親,言辭懇切的勸說道。
1937年9月25日這一天,朱雨嫣違背家裡人的意願,義無反顧的投身於南京醫務隊,第二日便火速趕往淞滬前線。
踏入淞滬戰場的那一刻,看到的慘狀令她驚愕不已。
放眼望去,整個上海皆是被炮彈摧毀的廢墟殘骸,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硝煙與刺鼻的血腥味。
流離失所的難民們蜂擁至學校、醫院、車站以及碼頭,每張麵容上都透露出對戰爭的深深恐懼。
這種令人窒息的恐懼氛圍,就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在醫療隊每個人心頭滋生,連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儘管朱雨嫣曾經醫治過形形色色的患者,但如今每日都要從眾多傷者中,篩選出傷勢嚴重者優先救治,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過的壓力與無助。
每日除了飲食和睡眠時間外,她幾乎整日沉浸在傷者痛苦的哀嚎聲中,原本熾熱的救國救民之心逐漸冷卻,表情變得如鐵石般冷漠無情。
看著源源不斷被送來、永遠也救治不完的傷員,朱雨嫣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她一邊忙碌著治療傷者,一邊在心裡默默祈禱:
“馬嘯天,你可千萬不要出事啊!希望能與你早日相見。”
可同時,她又害怕真的在這些傷員中,見到他那熟悉的麵孔。
每一次有飛機從頭頂呼嘯飛過,朱雨嫣都會停下手中的動作,側耳傾聽。
她憑借著各類飛機發動機的聲響不同,努力分辨著這些飛機究竟屬於何方陣營。這種緊張而焦慮的等待,讓她感覺心力交瘁。
終於有一天,在完成了一名傷員的救治工作後,朱雨嫣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手術刀。
她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轉身,去洗手、換衣服。做完這一切,她便毫不猶豫的離開了醫務隊駐地。
因為之前她已經向那些傷兵打聽過了,馬嘯天所在的飛行大隊,就駐紮在距離這裡不遠的上海虹橋機場。
那個地方,正是淞滬會戰爆發的導火索;而在這段時間裡,它更是成為了日軍攻擊的重點目標。
不僅如此,近來國軍戰機在天空中的出現頻率和數量都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