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師在留守大營期間,未能及時構建起縱深防禦陣地,建奴兵尾隨第二師潰兵突破壕溝矮牆工事。
由於戰況變化迅速,各部隊之間未能及時協調行動,導致團、營、連之間失去了通信聯絡。
第三師在此次夜間演習中,指揮係統混亂,無法相互配合,各自為戰兩個時辰,最終全軍覆沒。”
王先生聲音洪亮的宣讀完演習結果後,操場上始終保持著鴉雀無聲,可所有人卻都是一副瞠目結舌,難以置信的神情。
袁崇煥和他所帶領的勞軍團成員們,心中也對這份通報充滿了疑問和困惑。
這時,馬強麵沉似水的走到點將台的中央位置,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期待著他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馬強見狀也不驚慌,從懷中取出一本書冊,清了清嗓子,開始解說各部在演習中所暴露出的問題:
“演習不是演戲,是對人民軍訓練成果的一次檢驗,失敗並不意味著終結,而是一個反思與成長的契機。
在挫折麵前,人民軍將士要更加堅定信念,汲取經驗,為今後的實戰做好充分準備。
第一師在本次軍事演習中,火槍兵團為了追求集結速度,竟然有超過半數的士兵,沒有按照規定穿戴甲胄。
這無疑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是在投機取巧、自取滅亡!
而騎兵團的士兵,也出於同樣的原因,沒有按照作戰規定穿戴好甲胄便貿然衝鋒。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隊形混亂不堪,根本沒有按照戰術要求分波次交替掩護。
至於火炮兵團……”
馬強的語氣越發嚴厲,他在講評完第一師的演習失誤後,又繼續指出第二師存在的問題:
“第二師刀盾兵團在演習過程中,為了能快速完成列陣,隊列鬆散,根本就無法為長槍兵團提供有效防護。
這種敷衍了事的演習態度,嚴重影響了人民軍整體戰鬥力的發揮,在實戰中必將付出血的代價……
在遭受假想敵的箭矢襲擊後,那些受傷或死亡的參演士兵,竟公然違抗直屬教導大隊學員的監督和指揮,頑固的拒絕退出戰鬥序列。
這種行為不僅嚴重違背了演習規則,更是對整個演習產生了惡劣影響。
第二師火槍兵團在演習過程中,未能對假想敵組織起交叉火力打擊,使假想敵很輕易的就突襲了火炮陣地。
最終導致第二師火炮營全軍覆沒,損失異常慘重。
當部隊開始交替掩護撤退時,刀盾兵的陣列竟然出現了斷裂,致使長槍兵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箭矢攻擊範圍之內。
麵對如此危局,火槍兵不得不從兩翼向中央集結,以保護陷入混亂的撤退隊伍。
最終,第二師火槍兵團被困在陣地上無法脫身,建奴騎兵集中優勢兵力後一舉將其殲滅。
第三師留守大營負責防禦期間,各團、各營、各連之間的通信聯絡在亂軍之中斷絕。
他們隻能各自為戰,結果被建奴騎兵尾隨潰兵擊破營寨,並將其分割包圍後各個殲滅。
而中軍指揮部,因為缺乏專屬兵力防禦,不幸被敵軍的重甲騎兵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