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軍法處置(2 / 2)

即便麵臨眾叛親離,與關寧軍兄弟們反目成仇的局麵,他也絕不肯為了偷生而玷汙自己的名譽。

此時,朱媺娖卻當即就寫下了一個預測:

“崇禎四年十月,大淩河城將會被數萬建奴兵圍困,內無糧草、外無援兵。

關寧軍被圍困數月後喪失鬥誌,何可綱寧死不屈、不肯隨眾將詐降,被祖大壽斬於刀下,一生英名頃刻間煙消雲散。”

何可綱對這個預言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他不相信大淩河城會被建奴兵圍困,更不相信自己會眾叛親離,最終落得個忠臣慘死的悲慘結局。

於是,他接受了長平公主的勸告,決定暫時放下心中的不滿,靜下心來觀察遼東的局勢變化,以驗證這個猜測是否靈驗。

可令他感到痛心的是,長平公主向他推演的種種預言,竟然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就逐一應驗。

遼東局勢的每一次變故,都如同一記重錘敲打著何可綱的心靈,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死後劫生般的英雄落寞。

從此以後,何可綱就將長平公主視為自己生命中的庇護神,對她言聽計從。

當何可綱來到了南京城,親眼見證了長平公主如何從無到有,迅速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她的智慧和魄力令何可綱深感敬佩,也在潛移默化中將自己對大明國的忠誠,轉化為對長平公主的個人崇拜。

在他的心中,隻有長平公主才是真正的神明,才是這天下最值得敬仰的人物。至於馬超、皇太極、李自成等人,與長平公主相比,他們又算得了什麼呢?

何可綱的心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再執著於過去的榮耀與信念,而是全身心的追隨在長平公主左右。

他相信,隻要跟隨長平公主的腳步,就一定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何可綱也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的忠誠與信仰。

袁崇煥率領著勞軍團,垂頭喪氣的沿著運河返回南京。心情沉重的思索著該如何向長平公主複命。

而朱媺娖也收到了李若璉送來的密報,對袁崇煥一行人所遭遇的一切了然於心,同時也清楚知道了馬超在此期間的所有舉動。

她深知,眼下必須要認真思考應對之策,找到一種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案,讓那些驕兵悍將認識到熱武器時代已然來臨。

軍事局隻有儘快摒棄冷兵器接觸式作戰思維,緊跟馬超的步伐,才能適應熱武器非接觸式作戰理念。

最終朱媺娖決定恩威並施,嚴厲懲處曹變蛟和盧象升的狂妄,再將馬超更多不為人知的情報告訴他們。

讓這些自以為是的頑固派們,承認他們那些引以為傲的冷兵器作戰技能,都已經淪落成為了被動挨打的愚蠢行為。

當袁崇煥等人忐忑不安的來拜見朱媺娖時,見到的卻是長平公主那童真無邪的笑容,站在門口迎候他們的到來。

“袁中使,一路辛苦了!”

“臣等有負公主厚望,願接受懲罰。”袁崇煥躬身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