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政權中的四大貝勒議事製度,是當年努爾哈赤在處死大貝勒褚英以後,毅然決定不再指定汗位繼承人。
正因如此,他才會賦予四大貝勒參政議政的權力,讓他們協助自己處理紛繁複雜的政務和軍務。
目的是讓那些驍勇善戰的子侄們相互製約,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穩定,確保政權能長治久安。
四大貝勒分彆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鑲藍旗旗主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所以不管是在血緣關係上,還是從集權統治的需求出發,他都注定會被黃太吉率先打壓。
就在幾日前,黃太吉得知莽古爾泰和阿敏戰敗的消息後,他首先想到的並不是遭受了多少損失,而是決定借此契機來實現他的集權目標。
而莽古爾泰今日的僭越之舉,無疑就是將足可以殺死自己的利刃,親手送給了黃太吉,黃太吉又怎麼可能再寬恕莽古爾泰。
黃太吉囚禁莽古爾泰後,來到中軍指揮帳中,目光掃視著手下一眾文官武將,臉色陰沉的說道:
“此次西征中,我後金勇士一路攻城掠地,可謂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入關南下後卻是曆經多次挫折。
先是攻打龍門未克,再攻懷仁、朔州、井坪州皆都以失利告終,在宣府這裡更是損兵折將。
三貝勒莽古爾泰統兵無方,致使我八旗軍威受損,並且目無法紀,竟敢在禦前露刃,其弑母邀寵之行徑,簡直禽獸不如。
現剝奪他的正藍旗統領權,交由豪格暫時轄製指揮。
二貝勒阿敏在此戰中毫無建樹,在不知敵情部署的情況下就貿然分兵冒進。
短短十餘日,鑲藍旗的勇士就被明軍殺死兩千多人,另有兩千多兵馬,如同喪家之犬般四處潰逃。
他本人更是被明軍包圍在太平堡內,直到豪格率軍救援方才脫離險地,這簡直就是我後金國的奇恥大辱。
本大汗決定剝奪阿敏所有的權力爵位,由多鐸押解回盛京囚禁,等待大軍還朝之後再依律治罪。
鑲藍旗暫由濟爾哈朗轄製指揮,與豪格一同穩定宣府南部局勢,消滅那支狂妄自大的明國軍隊,挽回我後金國八旗軍威。”
黃太吉懲治完莽古爾泰和阿敏後,就冷眼看著眾人的神情變化,在沒有發現異常後,才繼續說道:
“這裡發生的失敗本汗不能接受,必須要用明國人的鮮血,來洗刷莽古爾泰和阿敏戰敗的恥辱。
十四弟,你把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講一講。”
黃太吉在來這裡的路上,就已經把這裡的戰況通報給了多爾袞,並授權他製定一份作戰計劃。
多爾袞這位年輕的後金國十四貝勒,自幼就聰明伶俐,而且容貌俊美、氣質出眾。
在隻有八歲的時候,就因為獲得了努爾哈赤的寵愛,而被恩準參加貝勒議事,早早就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和洞察力。
成年後的多爾袞,不僅外表英俊瀟灑,還具備非凡的軍事才能。他擅長騎馬射箭,在戰場上勇猛無比。
在軍事戰略方麵也有著過人的智謀,善於製定巧妙的戰術,常常能以少勝多、出奇製勝。
因此,他在軍中享有極高的威望,深受士兵們的愛戴和尊敬。
多爾袞在文學方麵也有著很高的造詣,喜歡讀書寫字,對曆史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