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犯顏直諫(1 / 2)

朱媺娖聞言,不禁怒視著駱養性問道:“駱指揮使,你所謂的包藏禍心,可有確鑿實證?

本宮勸你莫要在此捕風捉影,憑空誣陷朝廷忠良。”

隨著朱媺娖的突然出現,大殿內的氣氛也變得微妙起來,這讓崇禎不禁感到有些煩躁。

“都住口!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

朱媺娖見崇禎震怒,卻並沒有退縮的意思,她再次叩頭道:

“父皇,兒臣懇請您三思而後行,切不可因一時猜疑,而誤了國家大計。”

此時她已是大小姐脾氣發作,哪裡還能聽得進崇禎的勸解,繼續說道:

“父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是太祖皇帝的子孫,是大明帝國的皇室成員。

在此國家危難時刻,還請父皇能行雷霆手段,令朝廷上下團結一心,共赴國難。”

崇禎卻搖搖頭,歎氣道:“長平,你不懂。朝廷之事並非如你所想那般簡單,若一味采取強硬手段,恐會引發更多的混亂。

就是因為國家正處在危難時刻,所以才要優先保證朝堂穩定,多聽從臣工們的意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國難。

再敢亂講什麼雷霆手段,朕定不輕饒,快些退下去。”

崇禎聽不進朱媺娖的勸解,認為她不了解朝堂中的平衡權術,不明白內亂危害遠遠大於外患的道理。

朱媺娖見崇禎竟然如此食古不化,在外寇入侵的時候還搞什麼對外綏靖、對內妥協的權謀術,就憤然道:

“女兒已經奉詔率三千兵入京畿勤王,派出八千兵馬火速前往宣府,配合人民軍共同抵禦遼東建奴的入侵。

還請父皇能降下聖旨,賦予……”

“大膽!你竟然敢無詔私調兵馬入京,這是要叛亂造反嗎?”

崇禎皇帝當即就打斷了朱媺娖的講述,不但沒有表現出任何感激之情,反而給她扣上了一頂叛亂造反的大帽子。

隨著兩人之間的對話持續,大殿內的氣氛也愈發變得緊張起來,甚至還有了一點火藥味。

溫體仁、駱養性、熊明遇、吳宗達、朱純臣、王承恩都低頭跪在地上,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唯恐自己發出一點聲響,就會成為這父子倆的出氣筒,落得一個身敗名裂、人頭落地的可悲下場。

他們心中的緊張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朱媺娖的不了解。

他們都隱約聽到過一些傳言,講述隻有七歲的長平公主,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就把南直隸搞得翻天覆地。

不但建工廠、興商貿、開海禁、建學校、募私兵,還是中華總商會幕後的主導者。

一年時間就通過錦衣衛和東廠,抓捕處理了一大批貪官汙吏,還公開成立報社組織印刷報紙。

與大明國內的東林黨、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等黨派爭奪人心民意,鬨得喧囂雲上、水火不容。

今日當麵聽到她的這一番言論,果然有太祖皇帝的殺伐果斷,成祖皇帝誰與爭鋒的帝王霸氣。

她剛才誦讀的那一段末世文章,都表明她小小年紀不但為人狂妄不羈,做人做事還傲睨一切。

朱媺娖咬了咬嘴唇,眼中含著淚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