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向北,全軍向北。”趙大龍的聲音沙啞,充滿了悲痛。
曹變蛟並沒有進入防禦陣地中查看情況,而是騎馬奔向了陣地西側的那處土坡。
在這裡,他能夠俯瞰整個戰場的全貌。他的目光掃過那一片慘不忍睹的戰場,心中被遍地屍首的滿目瘡痍所深深震驚。
他不禁感歎人民軍如鋼鐵般的反抗意誌。如果換做大明國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可能在這樣狹小的防禦陣地中,抵禦住數萬建奴大軍一個月的三麵圍攻。
曹變蛟見趙大龍率軍向北而去,就對身旁的警衛員說道:
“快去向袁中使彙報,咱們來晚了。根據戰場上的屍體判斷,馬超應該是在七天前向北突圍了。
估計是想進入雞鳴山躲避建奴軍隊,但這裡的戰況慘烈,估計他生還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我會繼續配合人民軍向北行軍,尋找人民軍突圍後的行跡。”
曹變蛟講述完後,就一夾馬腹,帶領著隊伍向北方而去。
趙大龍一路上,發現路旁有很多人民軍士兵的無頭屍體。那些無頭的軀體靜靜地躺在路邊,仿佛是在向他們控訴著戰爭的殘酷。
沿途還有數量眾多的散落武器、盔甲、糧食,坑窪不平的道路上一片狼藉。
建奴兵把人民軍士兵的頭顱,用繩子掛在路旁的樹上泄恨。那一個個猙獰的頭顱,空洞的眼神,讓人感覺不寒而栗。
趙大龍一馬當先,他的臉上早就已經布滿淚痕。他一路走來,看到了數以萬計的屍體,讓他的心仿佛被刀割般痛苦。
此時又看見路旁倒斃的人民軍屍體,和在樹上懸掛的人民軍士兵頭顱,在風中左右晃動,趙大龍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哀,放聲哭了出來。
他的聲音充滿了痛苦和絕望,心中反複念叨著:“五公子你在哪?我來了!”
火紅的夕陽晚霞中,大地也被染成了紅色。放眼望去,儘是紅色的山峰,紅色的森林,紅色的土地。
那如血的餘暉,仿佛是無數人民軍戰士用鮮血染紅的。
趙大龍來到了雞鳴山穀口時,卻看到了更多的人民軍士兵屍體,和大量被炸毀的火炮車。
破碎的燧發槍零部件散落在地上,這是人民軍士兵手冊上最後一頁的軍規。
“戰鬥至最後時刻,炸毀火炮,折損槍支,破壞裝備,唯有一死方可稱為光榮。”
人民軍騎兵們分散在戰場上,他們的心情沉重而複雜。心中既想尋找到熟悉戰友的屍體安葬,又害怕看到熟悉戰友的屍體而傷心。
每一具屍體都可能是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兄弟,每一次的發現,都可能是一次心靈的刺痛。
“趙師長,這裡的戰鬥大約發生在五日前,發現了一西一北兩條突圍痕跡。
北側是沿著山路繼續前進,行軍痕跡中有炮轍;西側是進入了一片山林中,通過行軍痕跡觀察,應該全部都是步兵。”
這時,一名黃埔學校畢業的連長,跑過來向趙大龍彙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