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伊寶忠就來到了馬超與趙虎、劉佳分兵突圍的戰場。
山路上到處都是被血水浸染的暗紅,仿佛在無聲的訴說著曾經的慘烈戰鬥。道路兩側倒塌的木石工事隨處可見,破碎的兵器和旗幟散落一地。
伊寶忠與趙大龍的一百人在此會合。他們望著這片滿目瘡痍的戰場,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
最後他倆決定沿著痕跡,繼續向西追尋馬超。雖然道路崎嶇,爬山嶺如登天梯,穿林海似鑽荊棘,但他們的腳步卻不敢有半分停歇。
在這艱難的行程中,他們陸續收攏到了一些走散的人民軍士兵和孩子。
這些士兵們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但眼神中仍閃爍著獲救後的驚喜光芒。孩子們則緊緊依偎在士兵們身旁,眼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
在得知馬超是由趙四海保護向北突圍,建奴兵在得知情報後,也放棄了對他們的追擊,回轉方向往北而去。
伊寶忠沉思片刻後,果斷命令趙大龍帶領一百名士兵,沿途收攏潰兵去宣府方向追趕趙虎和劉佳。
他神情嚴肅的說道:“趙師長,你與劉佳和趙虎會和後不要再返回保安州了。
要想辦法南返回二虎山,或者是前往大彆山中的桃花堡一帶,去尋找李大虎率領的人民軍會合。
這是關係到我們人民軍未來的重要任務,請務必完成!”
趙大龍心中雖然對伊寶忠很不服氣,但此刻看到他那副情真意切的表情,以及娓娓道來的後續計劃。
他這一次沒有了逆反心理,而是鄭重的說道:
“伊師長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安排好這裡的事情後,伊寶忠和他的五百敢死營士兵,再次折返向北追尋馬超。
然而,命運似乎在捉弄他們,他們的追蹤路線很快就出現了偏差。
因為當時建奴軍隊沒有能偵查到馬超的去向,所以隻得沿著山路繼續向北行軍,所以伊寶忠順著建奴軍隊的行軍痕跡追蹤,與逃往李家梁的馬超漸行漸遠。
他們在大山中轉了七天七夜,本就不多的乾糧很快就耗儘了,隻能靠山中的野果和偶爾捕獲到的野獸充饑。
第七天的黃昏,他們在宣府城西方的賈家營走出了大山。但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的心沉入了穀底。
賈家營遭受兵災後一片殘垣斷壁,房屋倒塌,煙火未熄,街上空無一人,隻有幾隻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廢墟中翻找著食物。
不久,他們就和在這一帶駐紮的宣府兵馬相遇。伊寶忠派人上前與對方將領溝通,希望能夠得到支援和幫助。
然而對方卻以敵我難辨為由,拒絕了人民軍繼續北上追擊建奴軍隊的請求,也拒絕了他們想采買糧食和物資的請求。
“你們不得在此停留,立即返回保安州集結待命,等候朝廷送來的戰後政令。”宣府駐軍將領冷漠的說道。
伊寶忠看著嚴陣以待、如臨大敵的明國軍隊,心中湧起了一股深深的寒意。
他意識到自己先前的那些猜測,很可能要成為現實了。明國朝廷要對他們這支不肯吃皇糧,不肯沿用舊軍製,不肯接受監軍轄製的軍隊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