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寶忠、趙四海在得到軍醫的同意後,終於有機會湊到馬超身邊彙報工作。
馬超了解到這些最新變故之後,詢問道:
“伊師長,依你之見,能否將李大虎、趙大龍和馬強他們,都叫過來跟我們會合?”
“校長,您仍打算前往神木縣嗎?”伊寶忠反問道。
“嗯!眼下人民軍的生路唯有這一條了,我們彆無選擇。
咱們在馬家村的家業已經變賣一空,折返回去又能乾啥呢?
更何況,我還有何麵目去麵對那些痛失孩子的父母們,以及失去丈夫的妻兒老小?
想當年,項羽站立在烏江邊,遙望著僅有一水之隔的故土家園時,難道他就不曾有過卷土重來的心嗎?”
趙四海見馬超的臉色逐漸變得陰沉,大病初愈後的喜悅之情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愧疚與自責。
他意識到這個凝重的話題,不利於馬超的休養,於是就開口說道:
“伊師長,我支持把人民軍各路兵馬都召集過來。
等咱們到達神木縣之後,就能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根據地,更有利於人民軍的發展壯大。
通過對這次戰役的深刻反思,我們完全有能力重整人民軍的戰鬥體係,讓它變得更加強大。”
伊寶忠聽完趙四海的意見,心中此時也明白了馬超的想法,知道自己此刻應該如何表態。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的看著馬超,說道:“校長,我非常讚同趙營長的觀點,將人民軍各部集合起來,確實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等咱們在宣府城完成物資補給之後,便可以繼續向西進軍。
您當初能夠在馬家村成功建立起人民軍,相信到了神木縣,您也一定能夠再創輝煌,帶領我們乾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隻不過,目前從神木縣那邊傳回來的消息,卻有些不太樂觀。
神木縣不僅連年遭受天災人禍的肆虐,導致各行各業都陷入到停滯狀態,全縣人口甚至還不到兩萬人。
外圍還有來自蒙古察哈爾部、和碩特部以及喀爾喀部等勢力的威脅。
內部有榆林衛和太原衛,這些勢力對咱們也都是虎視眈眈。還請校長能夠審時度勢,提前做好計劃安排。”
“伊師長,林丹汗的大王子在咱們營中的事情,想必你也有所耳聞了吧?
這位來自黃金家族的嫡傳子嗣,將會成為人民軍征服河套蒙古各部的一件武器。
僅靠一個小小的神木縣,又怎麼可能供養得起,咱們人民軍的百萬雄師?
我的第一步計劃,是要收複河套這片曾經屬於我們的故土,將人民軍的防禦線,向北推移至秦漢時期的古長城一線。
如此一來,咱們就有了陰山山脈這道鞏固的邊疆防線,還可以利用河套平原富饒的土地,為人民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
我的第二步計劃是以河套為根據地,向北進軍,征服昔日蒙元的遼闊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