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安靜的聽著眾人逐一發言,他的眼神深邃而專注,仿佛是在思考著每一個建議的利弊。片刻後,他才開口說道:
“諸位所提出的建議都很好,趙師傅主張大規模擴充軍隊,看中的是兵力數量上的優勢;
伊師長則考慮到了現有裝備和資源的限製,提出了整合新老師團的建議;
楊致遠和母賢君則強調了後勤補給的重要性,以及收攏救濟流民的組織問題,這些都是關乎人民軍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馬超頓了頓,見所有人都在專注傾聽著自己講話,就繼續說道:
“然而,我們不能隻看到眼前的利益和困難,還要著眼於長遠的戰略目標。
如今大明國內憂外患,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我們人民軍既要壯大自身實力,又要保持靈活性和戰鬥力。
在擴充兵員的同時,必須注重訓練和裝備的提升,不能讓新兵成為人民軍的負擔。
我們要合理分配資源的同時,也要確保武器的研發和生產不斷推進,繼續提高軍隊的火力優勢。
在後勤方麵,人民軍從現在開始就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體係,來確保物資的及時供應和運輸的暢通。
綜合大家的意見,我決定采納伊師長建議,將原有的三個師整合成為一支強大的滿編師。
新組建人民軍第四師,士兵以冷兵器為主,抽調各師有冷兵器作戰經驗的老兵負責訓練。在招募新兵時,務必要確保兵員的質量。
王先生負責顆粒火藥的生產,首先改良好皇家陸軍留下的火藥,在從宣府城中購買原材料,儘可能多的存儲一批火藥備用。
趙虎的軍械營也可以在流民中招收工匠,在宣府城中儘可能多的儲備一批鐵料和銅料,組織老工匠研發新式火器。
此戰中,人民軍的武器與建奴的武器相比較,似乎優勢並不是很明顯,與皇家陸軍相比較,就顯得多少有些寒酸。
我這段時間閒來無事,有重新對人民軍的火槍火炮做了一些改進,其中還有烈性炸藥的製作方法。
母賢君、楊致遠、徐小虎負責人民軍的後勤優化工作,以及沿途收攏救濟流民的任務。
伊寶忠的第一師保留編製,第二師和第三師編製各保留三百人,趙大龍出任第四師師長,全權負責兵源的招募訓練工作。”
馬超的決定一出,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隻有趙大龍一臉的肅然。
“此次宣府練兵,關乎到人民軍的生死存亡和未來發展。希望各位能齊心協力,共同完成這一艱巨任務。”
馬超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了趙大龍,對他的練兵能力充滿了信心和期望。
會議結束後,眾人就根據馬超的工作安排迅速行動起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練兵運動在宣府展開。
短短幾日時間,新兵們的訓練聲、工匠們打造兵器的敲擊聲、後勤人員忙碌的腳步聲,相互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和力量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