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轉優美的旋律就像是有魔力一般,很快迷住了所有人,奇特的音律讓人們感覺賞心悅目。
馬超一邊彈,一邊看著陷入癡迷的李香君,感覺她還是穿後世的旗袍更好看一些,可以透露出女人的曲線美。
就在他思緒飄飛之時,一曲終了。卻見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反應,他誤以為是自己彈得不好,就有些難為情的說道:
“第一次用琵琶彈曲,讓諸位見笑了。”
“彈得好!超塵脫俗,讓人不禁耳目一新。
五哥哥,再來一個剛猛豪邁的曲子,要儘顯我大明男兒雄壯英武的本色!”
朱媺娖清脆的聲音打破了短暫的寂靜,她第一個鼓掌叫好,臉上滿是興奮與讚賞。
“五哥彈得好!”馬蓮也緊隨其後附和,眼中滿是對兄長的崇拜。
說實話,馬超彈奏的這首《茉莉花》確實很失敗,失敗在他沒有趁手的樂器。
琵琶的音色和構造,都與他所熟悉的西洋樂器有所不同,難以完全表達出《茉莉花》原曲中的細膩與優美。
但從另一方麵來說,他彈奏的又很成功,因為這是一首跨越三百年曆史而來的曲子。
而在這個時代,馬超能彈奏出無人知曉的新奇旋律,就占據了這一時代無人可與之匹敵的高度上。
標新立異,與眾不同,馬超就是在這種機緣巧合中,意外的開啟了華夏曲樂發展的全新篇章。
馬超一曲過後,他對手中的琵琶也有了些許感覺,就再次撥動琴弦,演奏起了他最為熟悉的軍旅歌曲。
一首雄壯激昂,催人奮進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馬超的手指撥動中,曲調回蕩在媚香樓大堂內。
那激昂亢奮的旋律,就如同千百麵戰鼓被雷鳴,震撼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這首曲子誕生於三百年後,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
歌曲反映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全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屢遭失敗後,在絕望中發出的怒吼聲。
馬超在三百年後,初次聽聞到這首歌就為之著迷,不但經常會用各類樂器演奏,還可以清聲唱誦。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
馬超的曲樂聲和激情高昂的歌唱聲,在大堂內和諧共生,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耳中。
那充滿鬥誌,激勵人心,引領人們奮鬥反抗的精神感染力,就如洶湧的波濤,莫名的衝擊著所有人的心臟。
每一個音符都仿佛是在燃燒的火焰,點燃了人們內心深處的熱血與激情。
隻是這個時候,馬超卻遭遇到了一個麻煩,因為他的情緒過度亢奮,用力過猛致使琵琶斷了弦。
“嘣”的一聲,琵琶弦斷裂的聲音,在這激昂的氛圍中顯得格外突兀。
可最先響起的聲音,不是喝彩聲,也不是被音樂感染的熱烈掌聲,而是一個女人的尖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