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蒙古草原上,人民軍取得了漠南一戰的輝煌勝利。
曆時九天的激戰,喀爾喀聯盟軍損失慘重,一萬最精銳的披甲軍團覆沒,首領巴雅爾被俘。
戰爭的硝煙尚未散儘,馬超的心中,就已經開始謀劃第二階段的北伐行動。
對於被圍困的巴雅爾,馬超的態度十分明確,決不接受投降。他要把巴雅爾的人頭送去給黃太吉,以此來威懾清軍不敢輕舉妄動。
在大軍出征前,他曾分彆給延綏鎮和大同鎮總兵寫去書信,信中隻有八個字:“自不量力,誅你九族。”
這八個字,就如同一道驚雷,充滿了霸氣與威嚴。顯示出了馬超對這場戰爭的決絕,以及對人民軍戰鬥力的自信。
他的這份自信並非毫無來由,是源於警衛團的滿編,全騎兵配置,各式武器列裝完畢,軍資儲備甚至還超出了馬超之前的計劃。
警衛團跨時代的強大戰鬥力,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試問天下,誰能與之一戰?
如今,馬超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大蒙古國不是好惹的,任何敢於侵犯大蒙古國的敵人,都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場北伐漠西蒙古的戰爭,不僅僅是一場複仇之戰,更是一場榮耀之戰、統一之戰。
一場廝殺過後,馬超走進原漢代遺址受降城。放眼望去,遍地屍骸,戰爭的殘酷在這裡展露無遺。
而巴雅爾已經被蒙古軍士兵,渾身塗抹油脂後裹成了天燈,隻待馬超一聲令下就頭下腳上點燃。
“額哲,殺人不如誅心,何必非要斬儘殺絕?”
一旁的額哲聞言,感覺到了馬超的不悅,當即就行禮後回答道:
“校長,蒙古百姓與貴族之間的依存關係,隻有通過殺戮才能徹底扯斷,懷柔政策隻會讓他們同仇敵愷。”
馬超並非不明白草原爭鬥的殘忍,以及“車輪斬”的傳統。他隻是不想看到血腥的場景,惋惜這麼多壯年勞力的流失。
他環顧受降城,除了還殘留一些夯土堆外,再也沒有了一絲人類活動的痕跡。
漢唐曾經的輝煌,早已被歲月裡的漫天黃沙所掩埋,隻留下這一片荒蕪的廢墟。馬超心中不禁唏噓不已。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使貳師將軍李廣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將軍敖築受降城。”
盛唐時期,又在陰山內築有三城,中城名為朔州、東城名為勝州、西城名為靈州,向北方遊牧民族顯示大唐的無敵軍威。
可曆史變遷,一個又一個曾經強極一時的王朝,都已經被塵封在了曆史的長河中。而他們所創造的這些輝煌,也慢慢變成了一片廢墟。
馬超並不想重修受降城,更不想搞什麼萬世工程,空耗國財民力,卻對天下百姓毫無用處,給後人留下一個千古罵名。
他用馬鞭指著巴雅爾,對額哲再次說道:
“就這個樣子,把他快馬送去清國,就算是我對黃太吉送回趙四海的回禮。”
“放虎歸山,後患無窮,還請校長三思!”額哲一臉著急的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