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靜靜的凝視著崇禎皇帝,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懷揣著對國家未來的擔憂與期望。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依舊專注的批閱著奏本,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父皇,如今萬事俱備,您還不願趁此機會,大刀闊斧的改革朝政嗎?”
朱媺娖的聲音打破了宮殿中的寂靜,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與失望。
崇禎皇帝微微抬起頭,目光中閃過一絲猶豫,沉聲說道:
“朕不能失儘天下人心,更不能接受城下之盟。”
“父皇,您口中的天下人心,到底是什麼?”朱媺娖輕聲問道。
崇禎皇帝稍作停頓,緩緩回答道:“本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的讀書人,滿朝文武的支持,就是天下人心!”
朱媺娖卻搖了搖頭,反駁道:“他們組成的特權階級,隻能代表少數人的利益訴求,並不能代表天下人心。
天下人心,應該是衣食無憂;是國泰民安;是自由、公平、仁愛;是消滅貪官汙吏、特權壓迫、饑寒交迫才對。”
崇禎皇帝聽著朱媺娖的話,手中的筆杆微微顫抖。他知道女兒的話有道理,但他作為皇帝,也同樣有著自己的考量。
他不能輕易的打破現有的秩序,更不敢改革祖宗定下來的國家製度,更不敢與天下的讀書人為敵,否則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父皇,您是大明帝國的皇帝,更是我的父親,於公於私我都希望您能開心,不要被那些亂七八糟的奏本拖累。”
朱媺娖的聲音中滿是關切,她見崇禎依然低頭批閱著奏本,幽幽長歎一聲後,繼續柔聲說道:
“人民軍和皇家陸軍會在明日撤離,將京畿管控權交還給朝廷;
那些田地、房產、借貸契約也會送入宮中,由父皇拿去安撫您所認為的天下人心吧!”
崇禎皇帝依舊低頭不語,隻是奏本上的字跡變得更加潦草,表明了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平靜。
許久之後,平台內再無聲響。崇禎皇帝抬頭間,已不見了朱媺娖的身影。
他放下手中的朱筆,長長的歎息了一聲,身心疲憊的靠坐在了龍椅上。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無奈,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也不知道大明帝國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人民軍抵達北京城下的第三日,陽光灑在大地上,給人帶來了一絲溫暖。
辰時,馬超剛剛吃過早飯,就聽聞北京城中傳來的陣陣鼓聲。他側耳傾聽片刻後,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他知道,這場席卷大明帝國數省的動亂,決定華夏民族發展的金融戰爭結束了。
“全軍集結,撤軍西返。
通報乞活軍與刑天軍,結束一切軍事行動,返回營地保存實力。”馬超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與此同時,何可綱也收到了撤軍南返的命令。
人民軍的撤軍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竟然每日急行軍百裡,迅速撤出居庸關,與宣府軍團彙合後,不做停留,繼續向西而去。
他們帶著勝利的榮耀和疲憊,踏上了回家的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