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中,大明帝國的東南沿海,一場關乎海權的衝突即將拉開帷幕。
鄭森,這位年輕而充滿抱負的將領,見公主為實現帝國的海防統一大業,竟然給予了鄭家如此優待的條件,當即說道:
“校長放心,學生一定不辱使命,達成您的海防統一大業。”
鄭森的話語擲地有聲,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
在送走鄭森後,朱媺娖陷入了沉思。她明白,僅僅依靠勸說,很難讓海盜出身的鄭之龍輕易就範。
為了確保帝國的海權不受侵犯,為了杜絕西洋列強對大明商船的搶掠,她必須要做好兩手準備。
於是,朱媺娖找來了科技部機械局局長湯若望,和皇家海軍司令海曼·威爾遜,商議對福建海防船隊,進行武裝打擊的作戰計劃。
海曼·威爾遜,這位來自英國的海軍將領,有著一段充滿傳奇的人生經曆。
十六歲他便開始在西班牙軍服役,那時的他,滿懷憧憬與勇氣,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積累了豐富的海戰經驗和航海技巧。
三十歲時,海曼返回故鄉,他傾儘所有買了一條海船,毅然來到東方謀取財富。
在澳門,海曼為葡萄牙商人運送貨物,辛苦乾了三年多,他憑借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手中也攢下了一些銀子。
從中華總商會購買了一批絲綢和瓷器,準備運回歐洲老家大賺一筆,卻在福建海麵被海盜打劫,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海曼和他的船員們才僥幸逃脫。
因海船受損,他們被迫停靠在台灣安平堡進行修理。不曾想,當天夜裡他們再次遭遇海盜搶劫。
在廝殺中,海曼和船員們向海港內的荷蘭人求救,卻沒有獲得到任何幫助。
最終,海曼的船被海盜搶劫一空,還因為他們的激烈反抗,海盜放火焚燒了他賴以生存的海船。
事後,海曼得知搶劫他的海盜頭目叫吳謙,是福建海防遊擊將軍鄭之龍的屬下。而荷蘭人對他的見死不救,是因為他們與海盜之間達成了默契,共同搶掠他這類沒有背景的冒險者。
失去一切的海曼,自此以後就留在了台灣島。為了生存,他不得不為荷蘭人服務,每個月隻有一個銀幣的報酬。
沒日沒夜辛苦的勞作,讓他有了自殺的想法,覺得自己的人生陷入了無儘的黑暗。
但命運總是充滿了轉折。當一艘中華總商會商船,帶來了上海工業區招收有航海經驗的水手,每月會有十至一百銀幣報酬的消息後,海曼和五名水手毅然前往了上海工業區。
在通過一係列嚴格的考核後,他很快就被湯若望和史可法知曉。海曼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航海經驗,不但參與了中華海軍的建設,還在中華軍事大學教授海戰課。
因為他的工作能力突出,對鄭之龍與荷蘭人有仇,朱媺娖便力排眾議,在今年初任命他為大明海軍司令,授予少將軍銜,月俸兩百枚銀幣。
海曼深知這份信任的重量,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位大明公主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