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地理曆史(1 / 2)

課程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塊部分。

攫欝攫。自然地理講的是海陸格局、大氣環流、洋流、氣候等;

人文地理則是國家分布、產業優勢、人口比例等門類。

李十三腦中的自然地理知識和當前世界完全對得上號,但人文地理…

20個區隻剩下10個了?!

八個禁區的概念完全消失,剩下淺層禁區、中層禁區、深層禁區,以及…深淵禁區。

李十三目瞪口呆看著教科書,人文地理方麵使用不同顏色區彆開安全區和禁區,這一模式跟正常世界線相同。

安全區是淺綠色,禁區是黑色,海域是正常的深、淺藍色。

眼前教科書上的人文地理地圖,外圍一圈是淺綠色的10個區相互銜接,環形繞著挨得很近的幾塊陸地。

中央一大塊都是黑色,從淺黑色到深黑色分彆對應著淺層禁區到深淵禁區。

舉一些更為形象的例子:披薩餅。

門外邊一圈凸起來的麵包算安全區,中心一大塊有醬料的區域算禁區。

當然,比例沒這麼嚴重,麵包區域占披薩餅的三成,醬料區占六七成。

“整個世界隻有一個禁區…占陸地麵積將近七成。”

李十三得出嚇人的結論,儘管這對於當前世界的人類來說屬於常識。

難怪被雪拉比稱為凋零世界…

正常世界和凋零世界的海陸格局類似,兩三塊超大陸地近距離隔著內海,其餘部分是範圍巨大的外海,所以才能拿披薩餅打比方。

但是…陸地中央一整塊全是禁區也太可怕了吧,人類生活條件這麼惡劣的嗎?

對照嚇人的世界地圖,李十三開始理解為什麼高中生會有個專門的課程。

芙蓉市的破落、公墓的出現,在大環境下顯得尤為合理。

正常世界是人類安全區合力把魔物圍在八個禁區裡,凋零世界簡直是禁區把人類生活的安全區排擠到大陸邊緣。

人類怎麼生活的?

李十三原本隻是想打開地理教材裝模作樣,腦中思考去路,現在變成認真研究人文地理了。

高中地理教材不會仔細描述人類生活有多麼多麼艱難,但能從交通路線、種植業、第三產業情況管中窺豹。

種植業…向外圍海造地,漁業比正常世界發達非常多。

淺層禁區的各種礦物資源才能稍稍開采,中層禁區除非是極為稀有的自然資源,官方才會組織力量獲取。

畜牧業方麵,李十三原以為人類生活麵積大幅度壓縮,沒辦法畜牧,卻發現人文地理方麵講述的副食品產業發展挺不錯。

魔物不吃普通動物,所以淺層禁區真的能養豬。

豬牛羊雞鴨鵝等禽畜放在禁區修建的養殖場,建築風格儘可能貼近自然,動物半散養,魔物少有襲擊養殖場的情況。

真正危險的隻出現在需要人工大量操作的時候。

占地麵積超大的淺層禁區離安全區最近,畜牧養殖業但凡開發其中三成左右的區域,副食品生產範圍就能達到正常世界線的同類水平,肉蛋奶類供給絕對充足。

不過…人口銳減也是食物和資源相對充足的原因。

叮——

教室外頭傳來熟悉的鈴音,下課。

李十三咂咂嘴,不知不覺整堂課過去,人文地理方麵還沒了解清楚呢。

好在眼前有個值得探索的大方向,深淵禁區!

如果凋零世界和正常世界的所有格局相同,也是同樣的20個區和8個禁區,李十三才真叫一頭霧水,摸不清方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