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徹底暗下,化石翼龍拍打翅膀飛臨鐵木峽。
這地方可比顧家遠多了,比之錦鯉孤兒院還偏僻,講道理魔物都懶得進鐵木峽,更彆提裡邊的牽絲閣。
想想牽絲閣在未被顧家吃下前的做派,他們必然不可能為了援救群眾避難犧牲自己,沒把人家抓去做邪術研究都算良心了。
嗒。
李十三落在台階上,隔著夜色仔細觀察牽絲閣山門。
除了爬上一些藤蔓類植被,好像沒什麼變化…
按照自然規律,人類消失後的城市,風會卷起泥土和草籽掉入建築縫隙,在建築的縫隙中生根發芽,把裂縫逐漸撐大。
道路也是相同的道理,植物在水泥縫隙和地磚之間生根發芽,使得地麵隆起,漸漸破壞建築物地基。
這樣的變化日積月累,加上風雨侵蝕和缺少保養,導致一棟棟無人建築坍塌。
若是建築摻入部分靈器級彆的材料,情況會好很多,卻也無法完全避免在歲月和大自然的力量麵前崩塌。
要說例外,那就是建築結界存在。
牽絲閣給人的感覺即是如此,明明五六年風雨過去,牆上看不到幾棵牆頭草,也沒有從建築裂痕表麵延伸出植物。
或者說從外觀來看,牽絲閣的建築沒多少裂痕,打水衝一衝灰塵其實還蠻新的。
手掌輕輕貼上外牆表麵,李十三感覺到非常微弱的靈素波動。
最低限度的建築結界在運行…
這種級彆的結界運轉對於大戰而言起不到多少防護作用。
平時開著低等的防護級彆,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建築結構老化,牆體不會開裂,也就不存在植物的種子飄進去撐大裂縫。
最低限度的結界運轉耗能非常低,牽絲閣一整圈外牆隻要少許小幾十顆晶核作為陣基就能維係許久。
術式回路刻畫恰當還能自動引來天地間自然狀態的靈素循環利用,無人狀態動用百顆以內的晶核運轉個五年、十年都正常。
可是…
牽絲閣毫發未損,他們為什麼要撤離?
問題有點愚蠢,蘇淮市、虹海市被納入禁區範圍,不太適合人類生存,牽絲閣當然得走,而且走得挺輕鬆。
山門關好,結界運轉流暢,看樣子似乎還有人定期回來打點,簡直像從容鎮定出遠門,來得及穩穩當當鎖好門再走,和顧家那邊形成鮮明對比。
“大朝北鼻。”
咚——
沉重的石墩子落在地上乾脆利索一個轉身,紅色的大鼻子指向北方,差點把人家家門前的雕刻撞斷。
李十三詢問牽絲閣範圍是否能感知到電子設備存在。
大朝北鼻細細感知:模模糊糊能感覺到有一些電子設備,已經斷電許久,不起作用。
“嗯,監控設備也斷電了。”
李十三再次感慨牽絲閣走得從容,剛才形容他們像出遠門之前來得及穩穩當當鎖門,現在得多加一個動作…
他們甚至在出遠門前來得及拔電源!
這樣也好,省得開著電磁乾擾附身,又把手機之類的物品弄壞。
翻入牽絲閣,這動作好久以前做過,想想有點懷念。
咯…
伴隨著脆響,院子裡一顆骷髏頭轉過腦袋,牆體下方空空如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