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同一悖論(1 / 2)

曆史上‘亂兵甲’不止出現過兩次,或者從人類對抗魔物的曆史角度,‘亂兵甲’被擊殺的數量已有若乾次。

大約四十年前,10區擊殺過一隻‘亂兵甲’,同樣付出慘痛代價,得到些許殘破不堪的材料。

全麵研究過程中,鎮魔組偶然發現‘亂兵甲’的靈魂波動和曆史上留下的一份記錄高度等同。

曆史上的那隻‘亂兵甲’被時空裂口恰好撕碎,照理來說應該不能複活,卻出現了重疊的靈魂波動。

再到五六年前,官方修行者部門、鎮魔組在場,恰好‘開天’出力擊殺魔梟,采集到的靈魂波動和10區留下的記錄一模一樣,也和曆史上的資料等同。

所以有了“‘亂兵甲’可能是同一隻”的說法。

聽上去合情合理,卻又極度違背常理,同一種封名魔物多次出現,靈魂波動應該各不相同。

就像某個小村土生土長的居民,相互間的靈魂肯定不一樣。

官方和鎮魔組至今無法判斷‘亂兵甲’為何會出現如此奇怪的跡象,隻能猜測產生魔梟的源頭有某種特殊之處。

凋零世界的狀況實在太殘酷,人類修行者的力量用於抵抗魔物對城市的攻擊還馬馬虎虎,想要組織一隊高星修行者深入深淵禁區太過勉強。

多次探索深淵禁區的計劃失敗,會對官方和鎮魔組的頂尖修行者數量造成長時間難以填補的重大打擊。

因此大致猜測魔梟的源頭位於深淵禁區,曆史上卻隻有屈指可數的調查行動,最終無一例外,無功而返。

或者說能在探查任務失敗後活著回來已經很了不起了。

“確實不容易…”

李十三回憶著高考自然地理的內容,聚攏在一起的大陸中央得有基層區域屬於禁區,最深處存在地底深坑般的深淵禁區。

拿正常世界做比較,深淵禁區的規模也很嚇人,往南把第一禁區吃下過半,往北吞噬大半個14區。

單是這樣一個大坑,覆蓋範圍遠遠超過李十三當前居住的6區。

濃鬱的魔素自坑中心噴發,凝聚出有如實質的黑色霧氣衝上天空,甚至影響到陽光照射地麵的強度,導致凋零世界的溫度較低。

如此誇張的範圍存在高濃度魔素波動,衛星信號無法直接探查,幾百人組成探索隊伍等同滄海一粟,況且深淵禁區存在高星魔物、封名魔物、魔梟。

若是各區官方和鎮魔組犧牲千上萬名高手,隻為了調查深淵禁區生態環境得不償失,損失這樣一大批高手,常規魔物浪潮都有可能毀滅許多城市。

李十三消化完獲取到的情報,“所以說,魔梟區彆於封名魔物的地方在於它的靈魂波動重複出現?”

“不僅如此,其實魔梟在變強。”

曆史上首次有正規文字資料記載的‘亂兵甲’存在於七百餘年前一個宗派領袖手劄。

裡頭明確指出:渾身披甲、裹挾數十刀兵利刃之魔物儼然9星戰力,需三名同級彆修行者合力抗之,其戰力驚人,然行動笨拙,以蠻力衝撞為主…

張狂簡單念叨完原始的‘亂兵甲’資料,“十三兄弟,你看前兩天出現的‘亂兵甲’,怎麼說?”

“什麼怎麼說…‘亂兵甲’一點也不笨拙,會從遠程投擲巨斧擊毀炮台,近身戰鬥用起身上的兵器其實蠻靈活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