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雪女背影(1 / 2)

《祈香古國》把時間軸上的宏觀曆史講得很清楚了,《祈香國文化研究》補齊的是人文類細節。

詩詞和風俗什麼的直接跳過,李十三留意的是信仰一塊。

祈香國信仰六位神明,由於長期無人問津,正統名稱全遺失了。

(建議六神結一下廣告費。)

很正常,曆史斷代是個問題,還有個問題在於供六位神明沒有守住祈香國,後人當然不供了。

古代物資匱乏,殺牛宰羊祭祀老半天人類差點滅亡,還不如自己吃了補補身體,努力修行。

《祈香國文化研究》中有六位無名祈香國神祇的畫像,由考古學家根據祈香國流出的文物殘餘彩繪、文字描述修複。

書中有備注,史學家們儘可能打磨過神祇形象,極力做到還原,但資料缺失太多,還原度不可能完美契合原貌。

李十三當時想著,如果深層禁區內圈的古城廢墟大石像是祈香國神祇之一,應該能在《祈香國文化研究》找到差不多的形象。

‘鈍天骸’和一位神祇對得上號;

‘亂兵甲’、‘祭千眼’、‘縱傀羽’如果也對上…

想想讓人不寒而栗。

當然,猜想歸猜想,真有這規律,頂尖學者早發現了。

說回書裡的圖案,李十三確實找到了左手長柄錘,右手盾牌的盔甲將軍造型。

差彆在於廢墟裡拚接的錘子,錘頭是圓的,圓滾滾,而專家修複出的將帥手中,錘子是常見的圓柱體錘頭。

如果說錘子的偏差比較小,盾牌可就差得離譜了。

石像左手是圓盾斯巴達那種,不知道斯巴達的就參考鐵鍋鍋蓋;

《祈香國文化研究》修複出來的盾牌是大麵長方盾,抓手裡能從胸口擋到小腿。

除開武器和盾牌偏差,資料中的神祇形象和石像大同小異,鎧甲類似、頭盔類似,孔武有力的方正麵龐,同樣飄逸的披風。

不過書上的複原圖給了盔甲香檳色調,披風也是;古城廢墟的石像當然沒有特殊染色,就是石灰色。

硬要說他像魔梟‘鈍天骸’,忒勉強了。

‘鈍天骸’更像是長著四條人類手臂的霸王龍,調整骨架讓腰板挺直,再把頭骨換成近似猿猴等靈長類頭骨。

真要說關聯性也就一手骨錘、一手骨盾的特點,真的太勉強了,在連連看裡把‘鈍天骸’和石像連線,肯定不會消除的。

祈香國和魔梟的關聯性得參考彆的神祇。

於是李十三看了所有的神祇,沒一個能和‘祭千眼’、‘縱傀羽’、‘亂兵甲’對上號的。

神祇都是人形,和魔梟造型的大黑烏鴉、紫葡萄串差太遠了。

看到最後一位神祇,李十三的否定態度動搖了。

史學家修複的圖片上赫然是風雪中身穿浴衣的窈窕女子,背對讀者收起手裡玫紅色的油紙傘,披肩散發微微擺動,如同立於和煦春風中。

雪中神祇隻有一張背影修複圖,背後補充文字說明這位神祇可參考的文物形象太少,不排除有誤判可能。

尤其是史學家覺得她氣場太弱…

看看其他神祇,持盾錘的以外,有披著黑色大長袍像是巫師的角色、有穿著帶刺鎧甲手持兩柄刀劍的勇士等等。

雪女看上去是真的文弱,就留個背影,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當時的難民畫像,或者守候丈夫歸來的妻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