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氣氛都烘托到這裡了,必須要出(1 / 2)

溫如玉恨不得撕爛彭戰的嘴,但是考慮到自己是教授,要保持風度,不能跟一個學生一般見識,便強忍了心中的怒火。

“你知道現在龍國有多少家醫院,多少個醫生,每天會治療多少病人嗎?”溫如玉冷聲反問。

“這個誰會閒得蛋疼去統計啊!我隻知道西醫最惡心的一點兒就是重新定義了健康,按照中醫的說法,我們體內有五行,是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我相信動態平衡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吧?”彭戰說道。

“明白明白,就是體內五行有周期性的強弱變化。”張華佗趕緊回答道。

“對,就好像人走路一樣,兩隻腳一前一後,才是常態,但是西醫卻認為,隻有兩隻腳處在同一個位置,才是健康,隻要有偏差,就成了病人,得趕緊治療,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大麵積擴大病人的範圍。”()

西醫一方麵提高醫生門檻,最簡單直白的就是需要行醫資格證,很多地方甚至已經病態到,生活經驗豐富的老人,因為給彆人支了個偏方,就要被抓起來,以非法行醫論處。

但是按照《玉女內經》裡麵的說法,自己才是身體健康的第一負責人,因為很多時候,身體是可以通過自身調節就能恢複健康,還有大量的被西醫定義的不健康,是可以通過飲食和作息就可以修複的。

如果飲食和作息多不能修複,那麼生活經驗豐富的老人,他們是有資格提供寶貴的意見的,尤其是那些同村的老人,因為有著大致相同的生活環境,那麼得的病也會有很大程度的雷同,所以偏方是很有必要的。

就因為偏方有很強的地域屬性,無法大麵積適用,就被那些所謂的西醫專家汙蔑為不科學,認為是在騙人。

其實按照龍國的模式,他們從一開始就享受西方精英們才能享受的私人訂製,一對一診斷治療。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每一個老人都可以成為醫生,很多病遵從他們的意見就可以治療,維護健康本就生活的一部分,卻被西醫扭曲成,隻有某個固定的群體才有資格對彆人的健康負責。

另一方麵,西醫還通過對健康的畸形定義,擴大病人範圍。

彭戰的這兩個觀念,是這些學生之前聞所未聞的,就連張華佗,也沒考慮到這個層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